年来,中原王朝对边疆民族直缺乏必要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几乎从来没有政治家和学者认真研究过这些蛮夷内部政治结构和军事行动规律。历史上汉人王朝对待边疆少数民族,通常只有个办法,那就是“羁縻”。也就是说,被动应付,委曲求全,用金钱和布匹收买。他们认为,这些蛮夷是“犬羊之性”,思维方式不同于人类,完全不可理喻。他们来如急雨,去如飘风,无法抵抗也不可预测。汉人对他们莫名恐惧积累几千年,已经凝聚成中原民族集体潜意识。
理由之二是清王朝和准噶尔汗国已经共享20年和平,双方都从这种和平中得到巨大利益。雍正末期两次大战打个平手之后,双方清楚地划定边界,谨慎地控制着自己力量,在边界上从来没有发生过大摩擦。双方贸易也迅速兴起,每次交易,牛羊上万头,给双方都带来实惠。实现和平之后,清朝10多万大军撤回内地,20年间节省数千万两军费,陕西、宁夏、甘肃等地民众也不用负担沉重粮食供应任务,生活大大改善。正是边疆稳定,为乾隆盛世到来提供重要外部条件。几乎所有大臣都认为应该继续这种和平状态。他们甚至认为如果出兵就是“师出无名”,双方和平条约既已签订,大清乘准噶尔内讧之机破坏条约大举入侵,于理不合,不是天朝上国应该有做法。
理由之三是20多年没有大规模战争,全国上下已经习惯和平,“人心狃于久安”。如今突然要大规模对外作战,人们毫无精神准备。况且战争是天底下最花钱事。特别是远赴西域,必须往西部运送大量军粮和军事物资,这些在几个月之内根本不可能。而且旦战争失败,那这些草原狼很有可能乘胜追击,举深入内地,给大清帝国带来难以承受灾难。这个后果,谁也承受不起。
虽然在乾隆二十年前后,乾隆皇帝已经在大清帝国建立起牢不可摧权威,把大清官僚机器收拾得服服帖帖,可是他决定发出,还是遇到巨大阻力。这些奴才怀抱着为主子考虑耿耿忠心,雪片样飞来反对奏折。他们致认为,皇帝登基以来,万事都英明伟大,只有这次决定,实在是大错特错。
乾隆对这些“忠心耿耿”奏折不屑顾。因为他站高度和角度与众人不同。
乾隆皇帝雄心、自信心和责任心在清代帝王中首屈指。他身上承担,是祖父与父亲两代重托。每逢皇父忌日,乾隆都要盥手焚香,将载有“宝亲王弘历(乾隆)秉性仁慈,居心孝友,圣祖仁皇帝(康熙)于诸子孙中最为钟爱,抚养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