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军事思想。这里也包含
爱护士兵
因素,与《孙子·地形篇》所表述
“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
思想是
脉相通
。
对于具体战术思想运用,曹操更是深有会心,得心应手,从而演出
幕幕生动活泼、色彩斑斓
活剧。官渡之战前,曹操因感到自己
实力还不足以同袁绍抗衡,因而采取
稳住袁绍
战略,对其他割据势力,则采用由近及远、先弱后强、拉拢分化、各个击破
方针,
予以解决,既扫清
对袁绍发起进攻
障碍,又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壮大
自己
力量。在官渡之战中,曹操先采取灵活机动、声东击西
战术,取得白马之战
胜利,杀
袁绍
大将颜良;接着采用以利诱敌
战术,用不满六百
骑兵大破袁绍
五六千骑,并杀
袁绍
另
员大将文丑;然后,又采用先让
步、后发制人
战术,退到官渡,诱敌深入,与敌相持;不久抓住有利战机,用《兵书要略》所说
“衔枚无哗”,即在战士口中衔上小棒以禁止喧哗
办法,偷袭乌巢,将袁绍粮草焚烧,造成敌军混乱;最后发动全线进攻,终于打败
袁绍这个强敌。北征乌桓,则采用
出敌不意、千里奇袭
战术。对袁氏兄弟和公孙康,采用
隔岸观火、让其自相火并、然后乘机攻取
战术。南攻荆州,采用
兵贵神速、长驱直入
战术。对马超和韩遂,采用分化瓦解、各个击破
战术。进攻阳平关,采用
明里退兵、暗中偷袭
战术。总之,每
次成功几乎都有成功
战术运用伴随着,而在运用这些战术时又都能从实际情况出发,这又跟曹操贯彻“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谋攻篇》)
军事原则、不打无准备之战
做法有关。曹操对袁绍、刘表等对手
情况往往是十分
解
,对敌情
分析往往是十分准确、深入
,因此往往能据此制定出正确
作战计划,采取适宜
军事行动,达到克敌制胜
目
。
很显然,曹操军事思想根源于以孙子、吴起为代表
先秦军事家
军事思想,但在长期
战争实践中,对先秦军事家
军事思想又有所发挥和发展。曹操运用其军事思想指导战争,取得
统
北方
胜利,并为后人留下
笔丰厚
军事思想遗产。
三哲学思想
曹操哲学思想呈现出多元
特色,包含着以下几个方面
内容:
首先是儒家思想。曹操从小接受是传统儒家思想
教育,北方初定以后,他下令郡县兴办学校,所要求传授
也是传统儒家思想。今存《曹操集》有这
句话:
好学明经。
意思是要热爱学习,通晓经典。经典,指《诗》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