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或守原则。
在《势篇》注中,曹操说:“以至实击至虚。”这样,战胜敌人就有绝对
把握。又说:“正者当敌,奇兵从旁击不备也。”再次强调
正、奇同时兼用
原则。又说:“以利诱敌,敌远离其垒,而以便势击其空虚孤特也。”认为可以用利诱敌上钩,然后乘机对其加以攻击。
在《虚实篇》注中,曹操说:“出其所必趋,攻其所必救。”也就是要向敌人必然救援地方展开攻击,扰乱其作战部署。如果敌人休息得不错,就“以事烦之”;如果敌人粮食充足,就“绝粮道以饥之”。“攻其所必爱,出其所必趋,则使敌不得不相救也。”同时,曹操主张“出空击虚,避其所守,出其不意”,“使敌不得相往而救之也”。而要这样,就要做到“情不泄也”,使敌人不知道
方
攻击意图。既要攻击敌人必须救援
要害,而又要出敌不意展开攻击,使敌人不能相救,这就为战败敌人创造
充分
条件。在进退问题上,曹操认为:“卒往攻其虚懈,退又疾也。”进攻要进攻敌人空虚和懈怠无备
地方,后退要动作迅速,使敌人无法追赶。如果敌人深沟高垒,不与
战,就要去攻击敌人必须加以救援
地方,即“绝其粮道,守其归路,攻其君主也”。曹操认为,应“因敌形而立胜”,即凭借敌情
变化来取胜,要“不以
形之胜万形。或曰:不备知也。制胜者,人皆知吾所以胜,莫知吾因敌形制胜也。”认为敌情是在不断变化着
,战胜敌人
对策也应不断变化,这样战胜
敌人,人们都知道
们取得
胜利,却不知道
们是怎样根据敌情
变化来取胜
。曹操认为:“势盛必衰,形露必败,故能因敌变化,取胜若神。”又说:“兵无常势,盈缩随敌。”战场上情况千变万化,进攻和退却是根据敌情
变化来决定
,根据敌情
变化来制定和变更自己
作战部署和方法,这样就能取胜如有神
。
在《军争篇》注中,曹操说:“从始受命,至于交和,军争难也。”认为从接受命令到与敌军对阵,最困难是同敌人争夺制胜
条件。行军中要故意迂回绕道,“迂其途者,示之远也”,以收到“后人发,先人至”
效果。争夺制胜
条件既有利,但也有危险,曹操认为:“善者则以利,不善者则以危。”全看指挥是否有方
。曹操认为:“百里而争利,非也,三将军皆以为擒。”认为如果卷起铠甲日夜不停地赶
百里路去争夺有利条件,那是不对
,三军将领都有被擒
危险。
个辎重,
个粮食,
个物资积蓄,“无此三者,亡之道也”。所以,“不知敌情谋者,不能结交也”,“不先知军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