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攻篇》注)。对于敌人计谋,应在其处于萌芽阶段将其挫败,这时予以挫败是较为容易。只要们随时注意实施计谋,同时注意挫败敌人计谋,取得战争胜利也就自不待言。
在具体战术思想方面,曹操更有着众多见解,仅择其要者予以介绍。
在《计篇》注中,曹操说:“计者,选将量敌,度地料卒,远近险易,计于庙堂也。”认为出兵之前,就应在朝对将之贤愚、敌之强弱、地之远近、兵之众寡等问题有个算计,做到心中有数,这是取得战争胜利前提条件。又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临敌变化,不可先传,故曰:料敌在心,察机在目也。”认为两军对阵,情况千变万化,必须做到“临敌变化”,充分发挥“目”和“心”作用,对敌情随时进行仔细、深入观察和思考,作出相应判断和决策,这样才能牢牢掌握战争主动权,作战方案是不可能事先就说定。
在《谋攻篇》注中,曹操说:“以十敌则围之,是将智勇等而兵利钝均也。若主弱客强,不用十也,操所以倍兵围下邳生擒吕布也。”《孙子》说:“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意思是,用兵法则,有十倍于敌兵力就包围敌人。曹操认为,这是在敌双方将领智勇相等和士兵利钝平均情况下采用方法,如果方兵力弱小,敌人兵力强大,就不能采用这样办法,而有时又只须集中两倍于敌兵力包围敌人就可以,并举自己包围下邳生擒吕布例子。也就是说,在总兵力弱于敌人情况下,也可以在局部地区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这是曹操对孙武思想种补充和发展。又说:“以五敌,则三术为正,二术为奇。”“以二敌,则术为正,术为奇。”意思是说,用五倍于敌兵力进攻敌人,就用三倍于敌兵力采用常规办法对敌人展开正面、公开进攻,另以二倍于敌兵力出奇制胜。用二倍于敌兵力进攻敌人,就用半兵力对敌人展开正面、公开攻击,另半兵力出奇制胜。如果兵力与敌相等呢?曹操说:“己与敌人众等,善者犹当设奇伏以胜之。”如果兵力比敌人少,就“高壁坚垒,勿与战也”。实力比敌人弱,就要“引兵避之也”。当然,曹操在这里阐述是般军事原则,在具体运用时,是应针对实际情况有所变化。
在《形篇》注中,曹操说:“自修理以待敌之虚懈也。”也就是自身要造成不被敌人战胜条件,同时等待敌人,bao露出自身弱点,从而举将其击破。又说:“吾所以守者,力不足也;所以攻者,力有余也。”阐述根据自身力量或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