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下午,祢衡才来,但却不是向曹操道歉来。只见他身穿布单衣,头顶粗葛巾,手持根三尺木棒,往大营门口站,以杖击地,大骂曹操。曹操大为生气,对孔融说:“祢衡这小子,太不识抬举!要杀他,不过像杀只麻雀,只老鼠。只是想到他有些虚名,不肯杀他,怕远近人们会以为曹操没有容人肚量。现在把他送到刘表那里去,看看会怎样!”
立即命令准备好马三匹,派两个人将祢衡送到南阳去。祢衡知道自己得罪不少人,也早想南还荆州,这时也就听之自然,不再表示异议。临行时,有几个人到城南为祢衡饯行,但祢衡未能如约按时赶到。大家商定祢衡来时,都不要起立迎他,报复他下。祢衡到后,见大家或躺或坐,都不起立,突然坐下大哭起来。众人不解其意,只得相问。祢衡回答说:“坐着是坟堆,躺着是尸体,夹在坟堆尸体之间,能不悲痛吗?”众人听,无可奈何,只得都站起来。
祢衡到荆州后,刘表开始很看重他,案牍文章都要经由祢衡审定。但祢衡同刘表左右人处不好,这些人在刘表面前告祢衡状,说祢衡面说刘表仁义,即使是周文王也不过如此;面又说刘表遇事不能决断,最终成不气候。刘表听后,感到耻辱,不能相容,于是将祢衡送到性情急躁江夏太守黄祖那里去。黄祖最初也很看重祢衡,黄祖之子黄射尤与祢衡相好。但后来,祢衡有次在黄祖大会宾客时当众出言不逊,黄祖呵责他,他反以骂言相对。黄祖大怒,命拖出杖责,祢衡仍大骂不止,终于被黄祖在怒之下杀死,死时年仅二十六岁。
祢衡有才而终不为社会所容,应当说这是个悲剧。但祢衡自身性格弱点应当说也是突出。其人狂傲自大,目空切,刻薄不饶人,得罪他不行,不得罪他也未必就行,比他差不行,不比他差也不行,名士脾气大发作,这是他同谁都难以处好,到谁那儿都待不长重要原因。他到许都来,曹操最初并没有要怎样他,他对曹操政治军事举措及个人品德、为人处事等似乎也并没有什不满意,他自己似乎并不代表什正义力量,看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曹操地位比他高,别人趋之若鹜,他就偏不买这个账,因而才发生起冲突来。曹操对祢衡敌对情绪和行为应当说是采取再忍让态度,祢衡总是处于攻势,而曹操总是处于守势。实在忍无可忍,曹操反应应当说也还是比较克制。将祢衡遣送出境,是处置这件事情最好办法,如将祢衡继续留在许都,只能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对稳定当时局势和建立曹操个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