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都是极不利。曹操不想杀死祢衡,不是说他就很宽容,或者说他就很看重祢衡,在他心目中,祢衡生命不过与麻雀、老鼠等值。他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从策略和影响上考虑,当时正当用人之际,如果杀掉祢衡必然产生使有用之才望而却步副作用。从大处着眼,不因私怨小忿而造成恶劣政治影响,给事业带来损失,对于个政治家来说,这也是种应当具备、值得加以肯定品质。曹操在兖州时,因杀掉名士边让而招致场叛乱教训,看来他在定程度上是记取。
如果将曹操同刘表、黄祖比较下,曹操较为克制和宽容态度就更容易看出。祢衡对刘表既没有当众羞辱,更没有当众大骂,但他却不能为刘表所容。祢衡被告发几句话,并不定就是祢衡说,就算真是祢衡说,也是赞扬(而且是非同寻常赞扬)和贬损(何况遇事缺乏决断也确实是刘表弱点)半对半。刘表素有宽和爱士名声,曹操将祢衡往他那里送,是想对他宽和作次考验,用意虽然狡黠,但还说不上恶毒,何况祢衡自己也有南回荆州打算。刘表明知黄祖性急,却要将祢衡往他那里推,让干柴去碰烈火,是存心要让祢衡难堪。两相比较,高下之别是显然。至于黄祖,则更是无法与曹操相提并论。
因此,曹操对祢衡处理,虽然也在定程度上,bao露他不能容人个性,特别是将祢衡召为鼓吏企图加以折辱做法是十分愚蠢,但从总体上说,与他贯彻重贤用能方针是并不牴牾,虽然后人对此事颇有訾议,但从当时实际情形看来,倒是并没有因此而造成多少不良影响。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