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爱神是匮乏之神贝妮娅和丰饶之神波若孩子,他兼具其父母特点,既缺乏美好,却又不坏;既不贫穷,也不富裕;既缺乏智慧,却也并不无知。因为切神祇都是美,所以爱神事实上并不是神祇,而是介于会死凡人和不死神祇之间大精灵,居于二者之间,将人与神祇连成整体。
其次,当人们追求爱时,美东西并不是他最终目,其最终目是在美东西中生育繁衍。个人想要永远拥有美、好东西,必定会要追求永恒,而生育正是人类通往永恒途径。
最后,凡人通过生殖所能达到不朽并非真正永恒,只是在新事物替代旧事物不断变化中维持不灭。通过生育达到人类形体、灵魂、知识、美德不朽只是永恒影子,并非神祇所拥有永恒。永恒是永远存在,并且始终如,从不变化。
爱神存在就是为帮助人们去追逐永恒,在爱
整样子。因此,人与人之间就产生相爱欲望,要治好被劈成两半伤痛,这也是存在异性恋和同性恋原因。
阿伽通:爱是从满溢流向匮乏之处
阿伽通认为前面人赞美爱神,都是在赞美其所给予幸福,而不是真正地赞美爱神本身。要赞美爱神本身,应该先说明爱神是什。他认为爱神是个年轻、娇嫩、柔韧和平、远离,bao力、公正审慎、勇敢无畏、充满智慧最美最善良神祇。爱神不仅自己美丽善良,而且也产生所有美好善良事物。
在《会饮篇》最开始时候,阿伽通要挨着苏格拉底坐,因为智慧就像满满杯水,通过根毛线,就可以从充满智慧人那里流进空虚人心里。在阿伽通看来,爱情也是如此,是满溢流向匮乏之处。
苏格拉底:爱就是寻找永恒美本身
苏格拉底不同意前面几人对于爱神颂词,他认为这些人颂词都只是为颂扬而颂扬,以至于把许多不符合爱神东西强加于其上。与其说这是在颂扬爱神,倒不如说是群智者和雄辩家在比赛口才。
批评完几人颂词不真诚后,苏格拉底要求要用“自己方式”来称颂爱神。
苏格拉底先通过对阿伽通系列询问,得到个共识:“爱神首先是对某某东西爱,其次是对他所欠缺东西爱。”(201A)
而阿伽通在他颂词里说,爱神追求是美东西。在《会饮篇》语境里,美与善(好)是可以互换,基于这个结论,爱神也不可能是善(好)。
随后,苏格拉底开始他对于爱神赞颂,他说自己关于爱知识都是从女先知狄欧蒂玛那儿得到,他开始转述狄欧蒂玛观点: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