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斯”。后来才慢慢地找份正式工作。廖尼亚入
学,生活渐渐步入正轨。
另外样东西也是
无意中发现
。那是外祖父廖尼亚
个褐色钱包,这
多年来
直躺在抽屉角落里。里面什
也没有,只有
张
妈妈小时候
照片,上面沾
些水彩颜料;另有
张黑色
方形底片,年轻
廖利娅正灿然微笑;再就是
张明信片,边沿不知何故被裁掉
。它是从卡霍夫卡寄往哈里克夫
,在遥远
1916年。“亲爱
廖尼奇卡!”上面写道,“爸爸非常想你,盼你早点回家!托玛奇卡自你走后就再没来过咱家,等你回来她才会来。热烈地吻你。爸爸。”
***
在赫尔松头
晚,
无论如何都无法入睡,而这不无原因。黑暗稀释得越来越快,矗立远方
小湖泊般
昏黄灯光逐渐褪色,但群狗
直没消停,浑厚低沉
狗吠在周围此起彼伏,连绵不绝。狗吠方罢,又接鸡鸣。透过钩花窗帘,稀疏寂寥
屋脊和篱笆木板
直绵延到天边。
祖太姥爷工厂从前就坐落在火车站旁。那座黄色火车站于1907年建在草原边上,
个世纪未曾改变。铁路
出现在当年堪称
大盛事,乐队吹吹打打,欢天喜地。如今从此地至尼古拉耶夫市只消两个小时便可抵达,到敖德萨
三等车票7个多卢布,
等车票18卢布50戈比。网上可以找到
张照片,很模糊,而且怎
都调不
清晰度,是举办铁路开通典礼时聚集在广场上
人群,中间
人正是伊萨克·泽尔曼诺维奇:“那位身穿黑色燕尾服
先生,站在全赫尔松省绝无仅有
台英国‘Vauxhall’轿车旁”,正向火车司机递去黄金烟盒,请他吸烟。
们从敖德萨
列车上下来时正值中午,人造革坐垫已经开始变得黏唧唧
,白晃晃
草原在窗外疲惫地奔跑着。整个城市空荡荡
,有点瘆人。原因恐怕是七月酷暑,但似乎早在1919年,这个城市就被丢弃在
它倒下去
地方,直到被混凝土建筑遮盖住,如同伤疤遮住
烧伤。在市中心,苏沃洛夫大街和波将金大街交汇处,便是祖太姥爷
故居所在——“那栋大胡子力士豪宅”,旅行指南上就是这
叫
,却只字未提伊萨克及其继承人弗拉基米尔。某处还有
条胡同,与
们家族毫无瓜葛,如今却也以“古列维奇”命名。
从市档案局开始找起,那里
工作人员对
十分热情,资料也应有尽有。
祖太姥爷古列维奇,据资料显示,来自乌拉尔地区——那里自古没有犹太人,不知道他是打哪儿冒出来——直至1910年在赫尔松市
文件中都被登记为“车里雅宾斯克商人”。与其丰富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