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君努力艰难日,莫误龙华会里因。
诗中附言道
亲王载勋被赐自尽,山西巡抚毓贤被即行正法,刚毅本应斩立决,因已病故免其置议,启秀、徐承煜即行正法,载漪、载澜被发往新疆,徐桐、李秉衡因已临难自尽故免其置议,左都御史英年被赐自尽,赵舒翘也被赐自尽……各级官绅遭惩处者达100多人。这些退让都是为保住慈禧性命。最终联军放弃对包括慈禧“正法”要求。
接下来就是赔款问题谈判。此时李鸿章已经没有力气与洋人争来争去,他吐血已经吐到“濒危”程度,在生命最后时间里,李鸿章已没有精力面对面与洋人再论长短。李鸿章躺在病榻之上,指挥着下级*员把损失降到最低点——从开始提出10亿两白银降到4亿5000万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4亿5000万两,是对4亿5000万中国人所定数字,“人均两,以示侮辱”。李鸿章接受这个侮辱。朝廷给李鸿章回电是:“各国偿款四百五十兆,四厘息,应准照办。”
1901年9月7日,李鸿章代表大清国与11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著名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值得提是,在这份文件上,李鸿章将“李鸿章”三个字签成“肃”字模样,这三个字挤在起,即虚弱无力,又辛酸悲苦。很明显,李鸿章在此时想是以自己在朝廷受封身份“肃毅伯”来落下这个耻辱款。他哪里愿意将自己名字以这样方式钉在历史耻辱柱上呢?那样签名纯属种职务行为,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悲恸欲绝李鸿章在签字回来后,再次大口大口地吐血——“紫黑色,有大块”,“痰咳不支,饮食不进”。医生诊断为:胃血管破裂。
《辛丑条约》签订时情景
李鸿章在病榻上上奏朝廷:
臣等伏查近数十年内,每有次构衅,必多次吃亏。上年事变之来尤为仓促,创深痛剧,薄海惊心。今议和已成,大局稍定,仍希朝廷坚持定见,外修和好,内图富强,或可渐有转机。
无法想像就要离世李鸿章在写下“必多次吃亏”这几个字时会是什心情。李鸿章毕生致力“外修和好,内图富强”愿望,到生命边缘阶段,算是彻底碎如齑粉。临终前,李鸿章还曾经给远在上海盛宣怀写信。李鸿章知道大限已到,但他还是有很多事情放心不下,他写信给盛宣怀,向他,并通过他,向上海朋友们诀别。在信中,附诗首:
四十年来百战身,几回此地息风尘,
经营庶富羞言,纽握机权耻授人。
尽分心酬圣主,收方寸效作贤臣,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