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五幅画中有三幅似乎已经被赐予他人,但宫廷绘画流到宫外比例实际要小得多,这点可以从仍旧保存在宫内作品中看到。尽管郭熙是神宗最喜欢画家之,但皇帝似乎很少将他作品赏赐给别人。1117年,郭熙儿子郭思应召入朝,徽宗提到神宗很喜欢他父亲画,并说这些画仍然被用来装饰宫殿。[85]同样,们可以从徽宗画谱中得知,早期宫廷艺术家创作几千幅花鸟画,在徽宗时仍然收藏于宫中,并未被御赐出去。[86]如此看来,很多绘画创作并不是出于实用,而只是为拥有。
那,从徽宗与这些专家、大师交往中,们能得出什结论呢?
尽管徽宗在当时还有很多别需求,但并没有放松自己在这些方面对宫廷主导,事实上,他似乎非常享受与大师和艺术家们合作。他对自己批判性智慧自信满满,能够指导建筑师和画师按照自己提出方式进行创作。他还招募米芾和李诫这些杰出人才为宫廷工作。他对医学、绘画、书法和算学教育进行改革,希望能在这些领域吸引到更多受过良好教育人才。至少在王希孟这个例子中,他亲自指导培养学生。徽宗推动宫廷画师掌握种高度写实风格,也许是因为他知道,这种精湛技艺是宫外艺术家很难比拟。此外,徽宗还对那些能够以诗意、含蓄方式进行创作画师奖励有加。
徽宗朝大师和专家些作品现在仍然存世,包括些医学著作、《营造法式》和数量可观宫廷绘画。徽宗为其中本医学著作撰序,但们没有看到徽宗为宫廷画师作品撰写任何东西。们可以从些现存绘画推断,上面题跋是徽宗或蔡京所写,但遗憾是,最有助于将徽宗理解为艺术家赞助人史料出处,其来源可信度也最低,因为这些笔记都是在徽宗去世后,有甚至在几百年后才撰写出来。在本书中尽可能强调其中最早资料,即邓椿著作——邓椿祖父曾在徽宗朝三省任职。但重要是,要考虑随着时间推移,故事常常会不断地被粉饰。从这些笔记中,们可以看到人们关于徽宗有哪些说法,然而这些不定是真实。毫无疑问,徽宗对宫中画师作品很感兴趣,但笔记中归于他名下那些话并不定是他说。
徽宗对这些专家作品有着极其浓厚兴趣,他甚至亲自涉猎这些领域,不仅撰写本医学专著,还有很多绘画和书法作品。他似乎认为,个人只要从本质上是文士,在专业上表现就可圈可点。即使们怀疑,徽宗可能会将宫廷艺术家些作品充当他自己作品,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