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施还包括扩大z.府学校制度,目是加强思想意识致,建议皇帝下达御笔手诏,而不是由大臣代为处理。
如果仔细分析,徽宗例子似乎支持种观点,即皇帝采取独裁行动能力受到限制。无论徽宗多希望自己命令被服从,但他发现,通过发布命令就能够实现目标是极其有限,哪怕是那些显而易见目标。他希望明确列出不希望留在自己z.府中*员,但这些努力基本上事与愿违。在发布最终黑名单后不到年,徽宗就开始逐步取消正式制裁。士大夫精英阶层从未丧失过质疑皇帝决定能力,事实上,正是他们迫使皇帝做出让步。
蔡京担任宰相
在宋朝,共同治理z.府是种理想,至少士大夫阶层持有这种观点。皇帝应当与二府大臣分享权力,不要让任何位大臣主宰z.府,同时,独立御史台和谏院也应当对皇帝和大臣起到制衡作用。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允许各种声音畅所欲言常常会导致敌意与僵局。因此,大多数皇帝在某个时期都会让名大臣掌管大权,然后年复年地把他留在那个位置上。宋朝早年宰臣包括真宗时王旦、仁宗时期吕夷简、仁宗和英宗时韩琦、神宗时王安石,以及哲宗时章惇。这些位高权重宰相都有各自批评者,而历史常常反映这些批评者观点。
蔡涵墨指出,有关蔡京历史记载肯定受到批评者影响。[5]蔡京文集没有保存下来,而《宋史·蔡京传》则是根据弹劾他奏疏撰写,因此,要解蔡京在徽宗生活中扮演角色,就要仔细分析那些通常带有偏见证据。
在徽宗即位当天,蔡京起草哲宗将皇位传给徽宗遗诏,从那时起,蔡京就已成为徽宗故事中个角色。徽宗在位初年,曾布和韩宗彦曾想将蔡京贬逐出京,但向太后希望留下他,纂修神宗朝国史。直到1100年十月,他们才找到机会将蔡京贬至州郡任职。十七个月后,也就是1102年三月,蔡京被召回京师重新起用,再次担任翰林学士承旨,负责纂修国史。次月,即四月初十,蔡京被召入觐,但他与徽宗讨论记录都没有留存下来。之后个月内,韩忠彦被罢去宰相之职。蔡京在数周后升为尚书左丞,成为名宰辅。又过数周,六月初八,殿中侍御史钱遹弹劾曾布,指责他对改革事业不忠诚,偏爱朋友并私其所亲,与当时名声扫地韩忠彦和李清臣是同党。“为臣不忠,莫大于此。”当时正好出现日食、地震和彗星,这些都成为证据,充分说明上天与神灵对任用曾布非常生气。不出所料,曾布向皇帝请求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