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正如前述限制性饮食方案样,无麸质饮食拒绝许多种类食物,而且大大减少人们吃零食机会。
不吃小麦、大麦和黑麦并且用健康蔬菜来代替不会有任何问题,但是事实往往并非如此。因为许多人开始只吃无麸质奶酪披萨、喝无麸质啤酒这些特殊饮食。因此,他们无法从含有谷物食物中获取维生素B、纤维素和益生元,肠道菌群多样性也大大降低。
真正对面筋蛋白过敏患者有巨大动力施行无麸质饮食,因为他们即使吃少量麸质都会很难受。但对于大多数毫无症状超重人士来说,完全不吃谷物显然要痛苦得多。而且小剂量面筋蛋白是很难避免,大部分加工食品和酱汁中都添加面筋蛋白来改良质地。无麸质饮食唯真正好处可能就是避免食用加工食品。
唾液突变和蔬菜演化
如前所述,无麸质饮食有益健康这理论基础是直到9000年前为止,人类祖先从未食用过谷物。因此人类没有演化出消化谷物基因和机制,食用谷物因而会引发过敏反应,损伤肠壁、导致肥胖和其他病症。另外,所有谷物都含有高热量,这也对人有害。前面们曾经讨论过7000年里发生基因突变让人能够消化牛奶,而就在几年前,乳制品对人有害这观点还非常流行。既然如此,那为什还有人认为人不可能在9000年时间里适应谷物或其他淀粉类食物呢?科学证据表明人确能适应这些食物。淀粉酶(amylase)是其中关键。和其他许多哺乳动物样,唾液中含有能分解糖类淀粉酶,胰腺也含有淀粉酶并释放入小肠。
美国遗传学家设计个巧妙实验,分析以不同淀粉类食物为主食人群中淀粉酶基因数量。淀粉是所有植物组成成分,是土豆、通心粉和米饭中唯碳水化合物,同时也存在于小麦和块根蔬菜中。淀粉可能易于分解,例如熟土豆中淀粉;也可能难于分解,比如生蔬菜中淀粉。自从几千年前学会烹调之后,人类便开始食用那些难以消化块根植物,而生吃话,这些植物要没有多大营养价值,不值得花大力气去咀嚼,要有毒,根本不能吃。后来人们在全世界各地大规模种植这些植物。
研究人员将热带雨林中非洲人和北极圈西伯利亚人基因,与以面粉为主食欧洲人、非洲人基因以及以米饭为主食日本人基因做比较。结果在意料之中,他们发现不同人群基因拷贝数量差异很大。[291]延续传统饮食部落体内基因拷贝数远少于以淀粉为主食人群。基因拷贝越多,产生淀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