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属于食品,如果款新麦片问世,食药监督管理局难道会要求厂家提供临床试验结果?目前为止,双方争执不下,而关于益生菌功效大规模试验看来也遥遥无期。
项归纳数个益生菌试验荟萃分析显示,没有证据表明益生菌对健康有致益处,这可能是因为试验失败、试验规模较小或为时较短。[80]而针对种特殊菌株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usreuteri)试验是唯例外,试验证明它能改善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前面提到遗传性高血胆固醇)患者症状。
微生物能不能消除脂肪?
新发现证据表明微生物和血脂水平有关。无菌小鼠血脂和血胆固醇水平升高是因为体内缺少胆汁盐(在胆囊中沉积)。胆汁盐能发挥清除脂质作用,而微生物对此很是关键。蒙特利尔研究人员让高血胆固醇病人食用酸奶中益生菌2周,结果很好。[81]随后他们让同样情况另组病人服用含有上述益生菌胶囊9周。结果表明有害脂质水平下降10%,保护性脂质水平也升高。这与小鼠体内胆汁盐引发有益改变致。[82]
奇怪是,尽管越来越多证据表明酸奶有益,却仍没有证据表明益生菌能在肠道存活并繁殖。实验表明,只有1%乳酸菌能通过强酸性胃液到达十二指肠,随后就再无下文。大部分研究都表明添加益生菌后粪便中没有存活添加菌种,也没有证据表明益生菌能在结肠存活。[83]将酸奶中益生菌数量成倍增加或者使用稍有不同菌株,结果可能会好点,但大体上看没有哪种菌能对所有人有效。商品酸奶中常见菌株可能对甲有效,对乙却无效。
这可能是因为某些特异性化学信号或条件,使特定肠道环境不利于益生菌生长;或者就像初来乍到孩子,益生菌数量远落后于肠道固有细菌数量,因而受到排挤无法融入。项经过周密计划小规模研究有些有趣发现。试验招募7对女性同卵双胞胎志愿者,她们食用含有5种益生菌酸奶(这些菌种在酸奶品牌中皆属常见),每日2次,连续7周。以微生物治疗倡导者杰夫·戈登(JeffGordon)为首美国研究团队在这研究中发现,相当数量益生菌到达双胞胎志愿者结肠,其中种双歧杆菌更是在志愿者停止食用酸奶后仍存活1周,这结果让人欣慰。[84]
不过,令人失望是这些幸存益生菌看来并没有发挥很大作用。团队发现肠道菌群组成毫无变化,肠道原住民对外来者处之泰然。研究人员在条件受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