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已经六十多岁,可以尝试时间不多,万实惠没捞着,把自己前半辈子辛辛苦苦弘扬周文化形象也给毁,那才是逮不着狐狸惹身骚呢。
思前想后,孔子下不决心去楚国,他决定还是回北方,去卫国。他说:“夷狄虽然有国君,有君臣秩序,还不如中原没有君主(政在大夫寡头局面)
理老百姓瘾。
所以后来有人问孔子:子西那人怎样?孔子说什也不是,只能说:哎,那个人啊,那个人啊!27
楚昭王死,驻陈楚军匆匆撤回国,安排王嗣问题。陈国抵挡不住吴国攻势,只好倒向吴。
孔子这时对楚国解比较深,他在考虑,要不要到楚国去发展?
中原人普遍有点怕吴、楚,觉得是野蛮人,不讲理不好惹。孔子在陈、蔡生活几年,和楚人打交道不少,发现也没那匪夷所思。他跟弟子们说:你只要说话有信用,做事踏实,在野蛮人地盘也照样能办成事儿;你要是说谎话,办邪事儿,就算在你老家能行得通吗?28
而且,跟吴、楚人打过交道之后,孔子发现,这些所谓“夷狄”国家,往往比中原国家还有规矩,因为吴、楚王比中原君王们有权威,贵族们不敢自行其是。
以楚国为例,在商周易代时候,就已经有这个小国(或者说部族)。几百年发展下来,它历代君王也繁衍出很多“王族”家族,有些很显赫老牌贵族。但在楚国朝廷里,历代楚王最重用还是自己叔伯、兄弟辈,由他们当令尹,掌兵权,老贵族家庭不能侵夺国君近亲地位。这就不会像三桓、七穆那样架空国君,世代专权。
孔子提倡君臣尊卑,搞“堕三都”那类举措,目标也就是建立起和现在楚国样政治秩序,但是行不通,贵族寡头势力太强大,已经积重难返。楚国明显更适合孔子。
但那样来,就有更大“道义”问题。因为他要是给楚王做事,就是承认在洛阳周王之外,还有个对等王,更何况历代楚王梦想,是取代洛阳周王,统治整个中原世界。孔子给楚王服务,就是站到周人政治理念、文化传统对立面。偏偏他研究、传承,又都是周人政治文化。这个自相矛盾抉择让孔子很为难。
要是楚王能直接划给孔子小块立国传世,像楚昭王打算过那样,孔子也能放下那些虚名顾虑,踏踏实实替楚王服务。把周人那套理论改头换面下,就说楚是继承夏、商、周第四个天命王朝,也不是什难事儿。但现在没这机会,楚人还不知道立个什人做新王,新王能不能再封他做小国君也是未知数,孔子没勇气去探索。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