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跟中央更生保护审查会确认过,树原亮次也没有请求过恩赦。他本人直坚持说不记得犯罪时情况。”恩赦科科长说道。
“记忆丧失不能成为停止执行理由吗?”
“这不是该考虑事。关于树原亮情绪是否稳定问题,矫正局已经审查过。”
参事官盯着矫正局局长等三人在执行草案上盖大红印章,看很久。他们已经认可对丧失记忆树原亮执行死刑。作为只负责审查恩赦理由保护局,并没有对矫正局结论提出异议权力。
从恩赦科科长那里回来,参事官开始阅读执行草案。阅读执行草案时候,他知道要想停止执行死刑已经不可能。但是,他还是希望对得起自己职业良心。现在连详细情况都没有掌握,怎能把个人送上绞刑架呢?
管如此,关于树原亮对台阶记忆,越想越觉得奇怪。树原亮真上过台阶吗?”
“也许是做梦或幻觉。”
“搞不明白。”南乡也感到困惑。他思考会儿,振作起精神说句“继续干”,随后站起来。他扬起细细眉毛,脸上浮现出淘气笑容,看着纯问道:“这里有个好消息,也有个坏消息,你想先听哪个?”
“嗯?那,先听好消息吧。”
“好消息是们工作已经完成半。”
尽管如此,参事官在阅读执行草案时,内心经常有那种空虚感又开始袭扰他。所谓恩赦制度真能发挥作用吗?他对此抱有很大疑问。恩赦,实际上是根据行政部门判断,对司法部门下达命令,即对刑事裁判效力进行变更。简单地说,就是可以根据内阁判断,让罪犯免于刑事处罚或给罪犯减刑。有人批判说这是违反三权分立原则,但恩赦制度还是被维持下来。恩赦制度源于种高尚理念:在根据法律单性作出不妥当判决时,用其他方法无法补救误判,而恩赦则可以挽回。这种理念使恩赦制度得到支持。
但是,如果看下现实,就会发现这制度带来都是负面影响。
恩赦大体上分为政令恩赦和个别恩赦两种。
政令特赦是在皇室或国庆国丧时统进行恩赦。昭和六十三年[6]传出昭和天皇病情恶化消息时,就停止切有关执行死刑操作。当时普遍认为,如果天皇驾崩,政令恩赦肯定会下达,而政令恩赦也适用于死刑犯,死刑
“坏消息呢?”
“们工作还有半没有完成。”-
3-
《死刑执行草案》被送到法务省保护局时间,是6月最后个星期五。
参事官立刻到恩赦科科长那里去,确认关于树原亮请求恩赦情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