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桌子上使劲往前探出身体,甚至有点不由自主。“哪里?!”
“实验前后们分别测量噬星体质量。”
“合理操作。”
“噬星体细胞重17毫微克,你能明白能量去哪里,对吧?”
“不,不可能。肯定是跟空气之类物质进行反应才让它变重。”
“很荣幸认识你,”他说,“可以高兴地宣布,们真能开展恒星际旅行。”
“不,们不能,”说,“除非你秘密获得艘无人知晓外星飞船。”
“在某种意义上,确是这样。”他说,“们有很多艘外星飞船,们称之为噬星体,你明白吗?团队研究噬星体能量管理,这项课题非常吸引人。”
忽然把会议室里其他事情都抛在脑后。“老天爷,请务必给讲讲你们对热量流动理解。想不通噬星体如何吸收热能!”
“好啊,们已经解决这个问题,”迪米特里说,“利用激光,那个实验让人眼前亮。”
实际上它接近感染星丛中心。”
“明白。”说,“感觉这颗恒星有特别之处。”
“它没有被感染,”席说,“可是周围每颗恒星都感染噬星体,两颗感染非常严重就在它八光年范围之内,可它还是毫发无损。”
“为什?”
斯特拉特翻找她资料。“那也是们想要搞清楚问题,所以们要造艘飞船去那里。”
“不是。为进行测试,们必然得把它放进真空环境。”
“天啊,”激动不已,“17毫微克……乘以9乘以1016次方……1.5兆焦耳!”
向后仰在椅子上。“天……真是……哇!”
“对,当时也是这种感觉。”
质能转换,伟大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曾指出:E=mc2。质量中蕴含着难以想象能量。千
“这是个双关吗?”
“你说对啦!”
“妙!”
们同笑起来,斯特拉特却在瞪着们。
迪米特里清清喉咙。“咳……对。们用千瓦紧聚焦激光照射颗噬星体细胞,它照旧没有变热,可是25分钟后,激光开始反射,们小噬星体饱餐顿,消耗1.5兆焦耳光能后不再吸收。可是这些能量非常巨大!它存储在哪里呢?”
嗤之以鼻。“你们不能说造就造艘恒星际飞船,们没有那种水平,现有技术还差得远呢。”
俄罗斯人头次开口发言。“说实话,朋友,们能造。”
斯特拉特向介绍俄罗斯人。“科莫罗夫博士是——”
“请叫迪米特里。”他说。
“迪米特里领导俄罗斯联邦噬星体研究工作。”斯特拉特说。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