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吕思勉话来说,“赂遗”就是“犒赏和给养降胡费,使节所携和来朝蛮夷所受遗赂”。据《汉书·西域传》,班固因此对汉武帝为外交上风光大量花钱表示强烈不满:
及赂遗赠送,万里相奉
有条规定,几个西方国家可以派大使驻在北京。
这在当时西方世界是常态,今天也是世界外交惯例,但是咸丰却感觉如坐针毡,别条款他都能接受,割多少地赔多少款都行,就是让外国人住在北京,想来想去,怎着还是不行。
为什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外国人不给他下跪。早在乾隆爷时候,英国使臣马戛尔尼来朝,为跪与不跪,闹很久,最后也没有正经下跪。以乾隆大帝之威,尚且不能让英人规规矩矩地三跪九叩,他当然更没法强迫洋人献出尊贵膝盖。
那不下跪会怎样呢?咸丰认为,这会让他在全世界丢脸。而这丢脸,还会引起连锁反应,这标志着中国从此就不再是天下诸国公认天朝上国,以后可能连朝鲜、琉球等国,也不尊敬中国。(“朝鲜、琉球等国,久奉正朔,每遇朝贡,皆极恭顺。若见该夷之桀骜倨侮,必皆有轻视天朝之意。”)也就是说,2000年朝贡体系也将崩溃于旦。
二
们都知道,中国历史上实行朝贡体系,中央王朝高高在上,周边民族和小国前来进贡。这个体系“本质上是儒家天下理论与东亚政治现实相结合产物,反映儒家文化价值追求”,它是个文化体系,通过这体系,中国向周边国家不停地输出文化。它也是个政治体系和外交体系,中国通过这个体系,来维持与周边国家之间和平。
自汉代以来,能否让“四夷宾服,万国来朝”,或者说,朝贡国多少,就成为衡量个王朝合法性重要指标。
明代是中国朝贡体系建立得最为完备朝代之。《明会典》所列朝贡国总数为111个,即使将位于今新疆等境内西域小国剔除,其数量也超过100个。[6]
当然,除文化、政治与外交,朝贡体系也是个经济体系。这些国家为什来朝贡呢?除倾慕中华文化,慑于大国兵威之外,经济利益也是个重要考量因素。
们都知道汉武帝打匈奴威名,但是们可能不知道是,汉武帝为面子,曾花不少钱收买“夷狄”来朝贡。“在经济上给夷狄以丰厚‘赂遗’,这是吸引夷狄根本。夷狄重汉财物,才会有归汉之心。……综观西汉朝,‘赂遗之设’可谓遍及四海,从对域外来使赠赐,到对归汉酋长封赏,西汉无时无处不在展示着经济文化巨大魅力。”[7]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