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以日运,故健,日月以日行,故明;水以日流,故不竭;人之四肢以日动,故无疾;器以日用,故不蠹;天下者,大物也,久置而不用,则委靡废放,日趋于弊而已矣。’赵祯边大声诵读边赞道:“此人文章,堪比韩柳。”。
当读到‘天下者,非君有也,天下使君主之耳’时,左右无不变色,赵祯却难得放声大笑道:“敢言却有过之!”
读罢掩卷叹道:“大宋有其子,何其幸哉,可置于二等!”
“陛下三思,二等向来虚设,此生哪怕天纵之才,也不应破例。”司马光轻声道:“莫忘陈仲方前车可鉴,他可不定有陈仲方能耐……”
陈恪这些年遭受多少不公正对待?银台司收到弹劾他奏章,能堆满间屋子。尽管有官家袒护,但若非他屡立大功,为人又警觉敏锐,只怕十个陈恪也被轰成渣。
‘制科御试策’规定字数在三千字以上,天黑前完成。
如此宽泛策题,比论题难答太难,好在只有道,怎都能答完。
天黑时收上卷子,虽然只有十五份,依然要弥封卷号,进行誉录。然后由初考官、详定官两次阅卷排出名次,进呈官家御览。
“今科可有贤才位列三等?”赵祯微笑问道。倒不是说他瞧不起自己士大夫,而是二等本就虚设不授,三等便是最高等级。而且朝廷规定‘制科入第三等,与进士第,除大理评事,签书两使幕职官’,即是说,制科第三等,等于进士科状元。而且开国到现在,只有个吴育入第三等,别无他人,所以比三年个状元还稀罕。
“恭喜陛下。”司马光恭声道:“今科所获颇丰,四等以上者凡六人,其中‘臣’、‘毡’两号所对策,辞理俱高,绝出伦辈,拟并为第三等。”‘臣’、‘毡’是糊名誊录后试卷代号。
赵祯想想,也觉着不能捧杀。便不再坚持:“那就三等吧。”说着又去取后份。
“陛下容禀。”司马光额头微微见汗道:“这第二份言辞,有些过于耿直,陛下要有些准备……”
“哈哈……”赵祯不在意笑道:“寡人
“哦。”听说有两个第三等,赵祯顿感兴趣道:“寡人看看。”
“是。”司马光便将两份‘拟为三等’策论呈上。
赵祯先拿起上面份,眯眼阅看起来:
‘臣谨对曰:臣闻天下无事,则公卿之言轻于鸿毛;天下有事,则匹夫之言重于泰山。非智有所不能,而明有所不察,缓急之势异也……”
赵祯但觉此文浑然天成,蔚为大观,字里行间蕴藏着无穷无尽才气与活力,更可贵是,其作者将赤子之心,毫无挢揉造作展现在自己面前。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