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怕谁。”王雱脸上,浮现出惯有傲气道:“如今们早已不是吴下阿蒙!”
“呵呵……”陈恪也笑起来,但心情绝不轻松,他实在不知道,这支由新学党、在野派和嘉佑学社联合起来杂牌军,到底能不能和赵宗实正规军对抗。
※※※
激烈斗争不知何时开始,秘阁考试却迫在眉睫。
秘阁试六论是制科试最关键环节,关系到能否参加最后崇政殿御试,同时也是制科考试中最难环。首先,阁试六论出题范围极其广泛,以九经、兼经、正史为主,旁及武经七书、《国语》及诸子。正文之外,群经亦兼取注疏。
王雱这手,算得上十分漂亮。此计除李宪之外,再无任何人参与,已经把露馅危险降到最低。
然而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还是没有瞒过远在洛阳文彦博。陈恪开始,以为是王雱身边有文彦博细作,但是再细想王雱为人缜密,断不会让身边人知道此事。而且文彦博也不大可能,在个十七八岁年轻人身边埋下眼线。
眼线应该还是在皇帝身边。
而文彦博会做事情,恐怕韩琦也会做,是以既然文某人能侦知,韩相公就没道理不知道……
当陈恪将这件事告诉王雱,惊得他半天说不出话来。
这不仅要求应试者知识面极其广泛,而且对这些知识要烂熟于胸;还要求应试者文理俱佳,才有可能过关。是以时人都以秘阁六论为最难,把阁试称为‘过阁’。阁试之烦、难,正是中式者凤毛麟角原因所在。
为应付这漫无范围、又无所不问烦难阁试,苏轼兄弟才会授官未赴,专心准备。
考试前日,六名考官各出题。陈恪虽为同考官,但这种级别考试,考官阵容吓死人,还轮不到他出题。
参知政事欧阳修所出论题为《王者不治夷狄》,出自《春秋公羊传》何休注;
参知政事王珪所出论题为《既醉备万福》,出自《诗经·大雅·生民》郑玄笺
陈恪也不说‘当初就劝你,这样不行’之类屁话,而是冷静道:“好在你也没有把柄,落在他们手里,不担心他们会在官家面前嚼舌根。所以这局,还是们赢,而且完胜。”
“嗯……”王雱缓缓点头,叹气道:“可韩相公知道……”
“已经到这步,被他们知道也不怕。难道他们会因为们规规矩矩,就也对们规规矩矩?”
“也是,中枢两进两出,他们肯定惊呆。”王雱神色这才好转,点点头道:“旦缓过神来,必然要凶猛反扑。”
“是啊。”陈恪面色凝重道:“官家承诺,今年会定下太子。下步,必然不死不休。”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