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邕州知州萧固实在忍受不,想要解散峒兵,谁知却引起哗变,知州衙门都被乱兵攻占。得亏王罕等人临危不乱,调集大军包围乱军,这才没有使事态扩大。但最后为安抚峒人,还是保留半建制。
这件事成官场笑柄,打那之后,再没人敢招番人为兵。所以范镇看到满营蛮番就头皮发麻,心里个劲儿埋怨陈恪年轻不懂事,这才见面,就教训上。
陈恪却不以为意道:“大帅只管放心,招夷兵,不会走峒兵老路。”
“你哪来信心?”范镇冷笑道:“年轻人就是这样,没出事前,都觉着自己天下无敌。”
“下官信心,首先来自于精心选材。”陈恪也不生气,依旧笑眯眯道:“这些家伙,都是严格挑选出来,准不会让大帅失望。”
子道:“不过这边事情,你就别操心,为父会处理好。你赶紧回滇东,去迎接宋军。再晚会儿,们那点老本,就要被他们收编干净。”
“是。”高升泰应声。
“无论用什办法,拖住他们,不要让他们来大理城。”高智升又吩咐道:“为父会尽快督促杨家停战。”
“是。”高升泰又应声。
※※※
“看除样子千奇百怪,面带憨相之外,就没有什特别。”范镇不屑道:“连汉话都不会说,怎当汉家兵?”
“样子奇怪不要紧,换衣裳剃头,就全都个样。”陈恪笑道:“至于‘面带憨相、不会说汉话’,正是征兵条件中两个。”
“此话怎讲?”范镇惊奇道。
“在征兵时,除身强力壮、手长脚长,不满四十之外。还有十不要——家里独生不要;在大理或
宋军前锋营中,范镇等宿,终于见到领着七八百蕃部青年返回陈恪。
“让大帅久等,罪过罪过。”久与蛮番打交道,陈恪似乎也沾染上些野气,从马背上翻身而下,大笑着朝他走来。
“无妨。”范镇看着那些用黑布缠头赤脚青年,正鱼贯往大营里走去,本想笑笑,却实在笑不出来:“陈判官这又招兵?”
“是啊。”陈恪点点头道:“征兵三万任务太重。没法子,只能边走边征。”
“那也不能滥竽充数啊。”范镇绷不住,埋怨道:“你难道不知道,邕州招峒兵教训?”他说是四年前,邕州方面奏请朝廷,招募数万峒兵,以蛮制蛮。朝廷认为是个好主意,便批准。谁知道推行几年下来,空耗巨额钱粮,募到峒兵却盘散沙,作风萎靡。甚至有军事行动,便先给敌方通风报信,不仅没什作用,反而严重拖剿匪后腿。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