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踹风情】
要知道,这踹是很有讲究,官吏们为这踹苦练很久,具体方式是有可能是先在自己家附近找颗树,从踹树开始,以树干不动,落叶纷纷为最高境界。当然也有某些人选择踹门练习,定要做到脚踹开,如超过两脚为不合格,继续修炼。这修炼对他们也有好处,万有天不干,还可以转行去入户打劫。
在交粮这天,官吏们准备好,旦斛已经装满,便凝神屏气,闭目深思,然后气沉丹田,大喝声,部分人加十米助跑,冲到斛前,拼命踹(不拼命不行啊,踹下来都是自己),如果踹下来多,就会哈哈大笑。
那老百姓呢,他们只能看着自己粮食被这些人夺走。
请大家注意,这两招只是封建社会最平常,明朝很多名臣如三杨、李贤、徐阶
朝印钞票可以流通,他也印。问题是他开始印就不停,明朝初年,每年收入只有几万两银,可发行纸币却有好几千万,拿着张纸,上面印着五千两,就想当五千两用?老百姓可不傻。
说实话,*员真是可怜,俸禄已经很低,还发堆废纸,拿来当手纸还嫌硬。
人不能让尿憋死,于是种种捞钱新花样纷纷出炉。
*员们主要用是两招,们来介绍下,这两招历史悠久,十分有名。
折色火耗,大家可能听说过火耗这个词,当时交赋税往往是实物,如谷物,丝织物等,但有时也会改征银两和铜钱,而熔锻碎银时候可能会有损耗,官府就用这个名义来征收多余银两,这些多征赋税就称为火耗。
其实到底有没有损耗,也只有官府自己知道,这不过是个多收钱借口,这招可谓流传几百年,长盛不衰,比明朝历史还要长,直到雍正时期,采用火耗归公措施,这招才从历史上消失。
话说回来,这招是官府说算,要征多少自己规定,执行中实际操作技巧不算太高,下招就不同。
这招叫做淋尖踢斛,十分值得提,百姓交纳粮食时候,官府是用斛来装,百姓将粮食放进斛里,再称重,计算自己完成粮食份额。谷堆要按尖堆型装起来,会有部分超出斛壁,就在百姓为交完公粮松口气时,意外事情发生。
官吏用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对准斛猛踹脚!此时超出斛壁部分谷粒会倒在地上,老百姓慌忙去捡,此时官吏会大声叫喊:别捡,那是损耗!喂,说你呢,还捡!
这就是淋尖踢斛,踢出部分就是所谓粮食运输中损耗,这部分就成为官吏合法收入。那老百姓呢,只能回家再送粮食来。这招最关键就是踹斛这个动作。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