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话锋转,
其实,这种现象是否存在呢?
当然是存在。
懒惰是人之常情,尤其是在大量繁重工作任务压在身上,并且完成这些任务却看不到直观反馈时候,大部分人都会产生懒惰情绪。
对于公司而言,专心做螺丝钉员工才是好员工。那些胡思乱想、工作效率低下,甚至影响整个团队氛围员工,当然都是被劝诫谈话对象。
赞同这种观念企业家并不少见,甚至有些经济学家也看到这个诉求,为企业家公然站台。
郑豪在镜头前大谈特谈自己创业经历,里面包括些正面案例,也包括些反面案例。
对于郑豪而言,他在创业初期遇到挫折,都是因为员工工作不努力、不刻苦,导致公司在与其他公司竞争中并没有占据优势,从而引发系列蝴蝶效应!
在公司倒闭之后,这些懒惰员工拍拍屁股另谋高就,创业失败只能由他人承受。
当然,郑豪并没有真正创业失败过,他最坏结果只是将公司卖身给其他大公司,但在郑豪看来,凡是没有做到行业最顶尖,都可以说是种失败!
即使他已经通过前两次创业,获得巨额个人财富,但他仍旧将其视为失败,并对员工懒惰耿耿于怀!
例如,有经济学家提出“员工偷懒可以剥削公司,而公司却很难对员工偷懒进行有效管理和反制,所以公司实际上是弱势群体”理念。
表面上看是种,bao论,可实际上说这话人非常清楚自己言论受众目标,不过是满足些企业家诉求而已。
所以,郑豪类似言论还是很有市场,尤其是那些失败企业家不会认为是自己在管理公司方面出问题,而是因为自己员工直偷懒!
手下人盘散沙,完全没有任何责任担当和主人翁意识,这才导致公司创业失败。
眼看着现场气氛越来越高涨,郑豪知道时机差不多到。
于是,郑豪开始苦修各种管理学,在公司内部制定各种KPI和指标,通过人力资源部门层层加码,让整个公司以种极其高效状态运转起来!
与此同时,郑豪经过前两次创业也积累非常丰富经验,各方面能踩坑都成功避开,这才有宅居外卖成功。
在讲解过程中,郑豪当然不是简单说教,而是用上创业过程中诸多案例,很多案例讲丰富生动而又详实,让现场观众听得纷纷点头。
尤其是关于懒惰员工让公司失败这点,更是因为郑豪大量详细案例,而显得特别有说服力。
甚至引发现场很多创业者和企业家广泛共鸣!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