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要说互换点子之后能不能做?那肯定是能做。
电影肯定能拍出来,游戏也能做出来,甚至有可能依旧收获好评,但……多半是不会大爆。
只要不大爆,那就切好说。
因为不论是游戏还是电影,投入都是十分巨大,只要不爆,多半就难以收回成本,出现叫好不叫座情况。
再加上这两个大作出,对腾达声誉隐形打击,跟住家集团、盛运快递等大公司进攻打个配合,所产生损失是不可估量。
如果真让路知遥来演这个角色,说不定又是个影史经典。
感觉危险性很大!
而叶之舟提出这个游戏设计方案,则是从游戏玩法角度来考虑。
玩家出身于整个世界最底层,从街头混混、小偷小摸做起,直到窃取富豪身份,干些“大买卖”,做事情越来越大,越来越刺激。
这种变化很明显,而且跨度很大,用款游戏十几个小时时间来表现,会更加合适。
看到两个人脸懵逼表情,裴谦简直忍不住地想要给自己点个赞。
简直太机智!
裴谦现在要求,就是把GTA拍成电影,再把《黑客帝国》做成游戏。
听起来就非常不对劲!
朱小策提出这个电影剧本,主要是从大场面和画面表现力来考虑。
所以,裴谦对此非常满意!
他觉得让两个人互换点子这个举措,简直就是神来之笔,挽救场巨大危机!
而且,这个主角个性,明显不像朱小策电影剧本里主角那样鲜明。
可能每个玩家在经历这些事情时候,都会赋予游戏主角些不同情感,这也是游戏相对于电影而言优势所在。
总之,这两个人出发点,都是非常稳妥。
而且,他们自己提出来点子,肯定是自己理解更加深刻。互换下,不见得能准确把握到对方点子精髓。
旦互换,点子和题材就会发生某种程度不兼容,而这正是裴谦亏钱关键。
相对于游戏而言,电影篇幅比较短,所以应该集中展现些精彩大场面,让观众目不暇接。
而且,朱小策这个主角显然就是奔着路知遥去。
这个主角作为反抗军领袖,同时具备两种不同特质:方面,他果决、勇敢、坚定,充满战斗精神,为达成目标不计代价,甚至不惜把自己改造成个战斗机器。
这点,和《使命与抉择》中秦义队长有点相似。
另方面,在故事最后,他又会表现出种复杂情绪,会有些迷茫。虽然推翻腾达,但他却陷入纠结,变得前所未有动摇和软弱,这又跟《美好明天》主角有点像。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