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在租客面前表现出自己铁面无私、以顾客为上,又保全“贴心管家服务”口碑,最后还赚到利润。
这些套路,孟畅门清得很,甚至这业务刚推出来,他就已经想到后面可能展开。
但孟畅也很清楚,不是所有人都像他这鸡贼。
住家集团这个“贴心管
比如,签订房租合同之后租客才发现窗户漏风,于是去找到自己管家。
管家肯定会向你真挚道歉、承诺解决问题,但最好办法也无非是找人上门给你找些材料把窗子简单封下。
换窗子?甚至于换房子、退租金?
那肯定是不可能。
因为这个事情根不在中介身上,在住家集团身上。
管家”商业模式也算是解决目前租房市场上大痛点。
由于许多小中介、黑中介存在,房产中介这个身份确实是不那光彩。如果住家集团能扭转人们这种看法,让租客们觉得住家集团中介不是中介,而是具有极强业务能力、认真负责管家,那对住家集团而言,肯定算是个巨大优势。
所以住家集团才直在宣传片中表现中介工作辛苦、不被理解,就是为给这个新业务造势。
当然,口号喊得响亮,不代表实际真能做到。
这种熟悉营销味道,孟畅简直不要太解。
住家集团作为家上市公司,追求利润,那中介们不论用什方式跟租客签合同,这钱已经拿到手,那就别想让住家集团再吐出来。
住家集团必然会想办法把矛盾转移到租客和中介身上,比如,涨租金,把“责任制服务”卖给租客,告诉租客你有很大权利,如果对管家不满意就投诉,们定严肃处理。
等真出问题,租客投诉,住家集团就扣中介(管家)钱。但中介也没办法完全满足租客要求,于是只能自己动手给租客部分解决这个问题,或者苦苦哀求。
房子问题虽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比如漏风地方大部分堵住但还是小范围漏风,但租客看中介这惨,考虑到再闹下去也很难有更好结果,于是只能妥协,凑合着住。
这凑合,住家集团目也就达到。
孟畅很清楚,住家集团压根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中介这职业工作状态,顶多就是做做表面文章。
也许是换下制服,也许是强调下礼貌用语,也许是调整下人员架构。
最好结果,也无非是推行个表面责任制。
什叫做“表面责任制”?
就是说,房子如果真出问题,你确实可以找到中介,中介也会想办法帮忙解决,但这种解决只能浮于表面,根本不可能触及实质内容。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