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夜顶着寒风骤雨跑到艾比湖畔时,先贤掸确定,他们终于安全。
虽然代价是减员近半,很多人扛不住寒冷雨雪留在半道,也有小王、千骑长与他们分离,各自寻路活命。
前日在石漆河畔那场仗,过程其实乏善可陈,匈奴和汉军交手次数太多,对方优势劣势清二楚。派百余勇士挑战被赵充国用大黄弩射杀数人,也不气恼,只靠轻骑机动优势不断反复游弋骚扰,鲜有冲击交刃。
而汉军也稳如磐石,任匈奴如何引诱,就是不贸然下令出击,也就辛武贤几度欲冲击陷阵,都被赵充国让赵广汉过去死死看住。
就这样“打”到入夜时分,匈奴军渐渐露出疲态之际,赵充国才忽然令阵列前驱,靠着韩增部下郭忠冲锋,击溃匈奴人个万人大翼!而辛武贤等也绕左右翼,大有全歼匈奴之势。
带,所以行军扎营都应当是依水,天山以北气候虽比山南干燥,其实也就那几条河,只要顺着河流,跟着小溪找到大河,也许就重新追上匈奴人踪迹。
到次日众人拔营再度启程,顺着溪流走果然找到大河,又顺流而行,虽然仍不见匈奴人踪迹,却走到个大湖面前……
好消息是,来到这,他们向导终于能确定方位,这是朝阳湖(艾比湖),天山以北最大咸水湖。
坏消息是,他们比原本预计行军路线,偏北近百汉里,这真是偏得离谱啊。西凉铁骑应该走南边渡过石漆河向东行进,因为任弘估计汉军和匈奴会在恶师(新疆乌苏市)相遇交战。
这时候转而向南为时已晚,天气又开始变糟,场冰冷雨夹雪让军队哪都去不,又得停下在湖西还算干燥丘陵上扎营。
然后匈奴其余七万余骑就果断逃……
对匈奴而言,跑路是看家本领,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
正是靠这项传统艺能,他们与汉交战数十年,打大大小小百多场仗,虽屡屡战败,但别说大单于,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都从未被汉军在战争里阵斩过。
比如河南之战后,元朔五年,卫青等出朔方击右地,夜围右贤王,当时右贤王果断带着数百骑跑路。
漠北之战,在汉
糟糕雨雪持续整夜,打在脸上如同刀子刮过般,再顽强军队,也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行军。任弘比遭遇敌方大军还紧张,顶着毡笠巡视每个曲,确保燃料充足,营地干燥,没有士卒冻坏脚。
而到第二天雨过天晴后,戏剧性事情发生,负责在周围十余里外游弋赵汉儿遣斥候来报:
“君侯,湖泊东南有大批匈奴人!”
……
“来到此处,算是将汉军甩掉吧?”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