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李陵又次想起,如果不是汉武帝杀自己全家,自己在匈奴举大事,也可以光荣地回去,但现在切都如同场梦罢。李陵对苏武说:“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这话里包含着痛悔、遗憾、羡慕、景仰……无数情绪交织在起。
终究,没有任何伟业,是可以和做个忠臣相比。这句话出自李陵之口,比其他任何人来说,都有震撼性和说服力。
这就是班固春秋笔法:允许不同立场都发出声音,好彰显宽容;同时把主流音量调到最大,稳稳把控导向。作为宣传阵线上最优秀战士,班固对李陵事件写法,堪称上堂生动示范课。
“沮贰师”
对司马迁来说,相比李陵表现,重要其实是另外个故事。
?
皇帝年纪大,法令变更无常,大臣无罪而全家被杀有几十家,人人惶惶不可终日。子卿你觉得忠于这样个皇帝,还有任何意义吗?
最后李陵说:“愿听陵计,勿复有云!”
他好像也不是来劝降苏武,而是胸中十多年积郁,要吐为快。
班固能够把李陵台词详详细细写下来,归根结底,是种泱泱大国自信。个疆域广大人口众多国家,总有人是被亏欠,要让受委屈人说话。
《报任安书》是多年以后司马迁写给好友任安封信,其中谈到自己卷入李陵事件经过。梳理下来,司马迁开口为李陵辩护,大概有三个原因:
第,他欣赏李陵。司马迁说,自己和李陵没什交情,做郎官时候,和作为建章宫监李陵工作地点相近,认得而已。但司马迁承认,自己对李陵印象很好,认为他有“国士之风”。李陵兵败,逃回来士兵对战场情形口述实录,作为太史令司马迁显然
然后,苏武开口:
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
洗不地,就不要洗;哪怕是沾满血污大地,里面也有你根。不必跟你讲纷繁事实,复杂道理,归根到底只有件事,是对,你是错。
李陵被苏武忠诚震慑住,他感叹说:“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李陵觉得无颜再见苏武,后来只和苏武又见过两次面。次是告诉苏武汉武帝已经去世消息,苏武向南号哭,呕出血来。再次就是汉昭帝时代,复杂交涉之后,匈奴终于同意放苏武回汉朝,李陵来给苏武送行,也是诀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