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前,如卫律那样匈奴权贵,劝苏武归降办法无非是威逼利诱。李陵不说这些,他说苏武家事。
苏武哥哥,扈从皇帝车驾,因为不小心发生碰撞折断车辕,被定为大不敬罪,只好拔剑自刎,朝廷抚恤,不过赐钱二百万用来下葬。
苏武弟弟,奉诏去抓捕个骑马宦官,因为抓不到,就畏罪服毒z.sha。
言下之意是,汉朝对你苏家好吗?你那忠心耿耿,你觉得值得吗?
李陵又说:“你出使匈奴不过年,你母亲已经去世,还是送葬到阳陵。你妻子年少,听说已改嫁。你两个妹妹,两个女儿和个儿子,如今又是十多年过去,也不知道是死是活。”
立行动,好像是草原上匹独狼。
总而言之,班固讲述个没有反面角色故事,是命运之手拨弄,造成悲剧。
显然班固很清楚,绝不能简单粗,bao地否定李陵批判李陵,那会让无数在边疆上浴血奋战将士寒心,也会显得皇帝毫无识人之明。把李陵塑造成悲情形象,反而对维护皇帝也是有利。
所以直到今天还有史家读过《汉书》这段,就相信班固记录是“客观可信”,而不像司马迁那情绪化。
更能展示班固修史才华,还不是对历史事件叙述方式,而是史料组合。讲完李陵故事之后,班固紧接着推出苏武,这两个人生平,被放在同篇传记里52。
所以,你苏武即使能够回到汉朝,也没有亲人。于是李陵说:“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
李陵又说起自己,说自己刚投降时候,“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又挂念老母安危,他不相信苏武不愿意投降心理更超过自己。可是李陵要问,现在汉朝是个怎样汉朝啊!
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
李陵兵败前年,苏武出使匈奴,本来意在和谈,却莫名其妙被卷入场政变之中。从此,苏武被匈奴羁押,受尽艰辛磨难,然而苏武终持汉节不改。
当初,苏武与李陵都是皇帝身边侍中。李陵投降匈奴后,不敢去见苏武。直到许多年后,单于让李陵去劝降苏武,两个人才终于见面。
这种劝降套路,当然是先否认自己意图,慢慢叙旧,说到动情处,再把要苏武投降这个目说出来。但李陵没有这样做,他身上仍然闪耀着军人锐气和磊落,他开口就说:
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
单于听说和子卿你素来交情深厚,所以让来劝你归降。抛开别想法,听说吧。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