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宛马传说是人间母马和天马所生,奔跑起来汗出如血,也就是所谓“汗血马”。有西域良马,汉朝远征匈奴底气,定可以大大增加。
第二种解释还是为征服匈奴,汉武帝控制西域是“断匈奴之右臂”。
西域是个有弹性概念,东起玉门关、阳关,西止于葱岭(帕米尔高原),这是狭义西域,广义西域还可以继续向西不断延伸。张骞带回来情报,对西域列国做个简单但至关重要分类:过游牧生活,他称之为“行国”;过农耕生活,则叫“土著
马。大宛国王仍不为所动,汉朝使者因此愤怒,毁掉金马离开。大宛国则既觉得受到羞辱,又起贪心,于是杀死汉使,夺取汉朝财物。
消息传到长安城,天子怒,流血万里,汉军开始大规模西征。当然,开始刻,这次远征动员规模和惨烈程度,任何人都没有料到。
出征西域和汉武帝之前开拓,有很大分别。
第,之前几十年战争,基本是在与汉朝相对熟悉对手作战。汉朝建立以来,匈奴就是心头大患,东越、南越、朝鲜、西南夷,大多数地方曾是秦朝郡县,或是被战国时代列国征服过地方,只是在此基础上进步拓展而已。相比而言,西域陌生程度要高得多,在《史记》中个很直观体现是,司马迁竟然没有提到大宛国、乌孙国国王,是哪位上古圣王后代。
第二,之前开拓不管多艰辛,确实也有相当高民意支持,汉地社会也确乎可说元气丰沛淋漓。但如果从元光二年(前133年)马邑之谋算起,到现在高强度社会动员已经差不多三十年,汉朝真可说“外面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实在折腾不动。
但是汉武帝决心已下。汉武帝为什要征伐西域,相信皇帝做是理性决策人,大致给出这样些解释:
第种解释是为征服匈奴,汉武帝需要得到西域优良马种。
元狩四年大会战之所以能取得胜利,个重要原因是汉朝出动优良战马十万匹,加上后备马匹四万,使得匈奴完全丧失机动优势。但这次辉煌胜利付出代价是,“汉马死者十余万”,之后再想出击匈奴,也就不免陷入“汉亦马少,无以复往”窘境。
靠汉地马场,这个缺口短时间内是无法补上,而西域特点,正是“多善马”。乌孙国个富人,就可能拥有四五千匹马,而且乌孙马神骏,已经足以让汉武帝惊叹为“天马”。所以后来见到大宛马之后,汉武帝发现自己真是没有见过世面,然后把乌孙马改称
“西极”,把天马称号转让给大宛马。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