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自然也要归罪于张骞。《史记》并没有说和亲乌孙是张骞倡议,事实上直到张骞去世元鼎三年(前114年),提出这个倡议也不合情理,所以《史记》简单记录应该是可信。但《汉书》却加入张骞对汉武帝说“汉遣公主为夫人”台词。显然,是百多年来对张骞愤怒情绪,促使班固时代人们相信,他必然会说出这样句罪恶话。
后世很长时间里,张骞不算受关注人物,民间很少会根据他事迹编制故事,正史提及他次数也不算多。偶尔有人注意到张骞对皇帝忠诚,愿意把他和苏武并列赞美几句,但也总是把苏武放在张骞前面——可事实上即使不比功绩只谈年代,张骞也应该比苏武早些45。以至于清代史学家赵翼要为张骞被冷落而遗憾。还有人对张骞极其憎恶,宋代黄震评价
如果这笔钱是用于抗击匈奴甚至开疆拓土,都还有理可说,现在这样挥霍,岂不是让二十几年来民众持续不断牺牲变得像个笑话?
作为时局中人,司马迁没有对这种现象做什评论。不过他在记述汉武帝款待西域客人盛况时,竟然使用“酒池肉林”词。当然,酉域人更喜欢喝酒吃肉,这个说法完全可能是写实,但这个词会引起什样联想,那大家都懂。
而溯本追源,这切浪费源头,就是因为张骞。
还有处《史记》和《汉书》差异值得提。张骞死后,他那个结好乌孙方案倒是不断取得进展。到元封六年(前105年),乌孙王昆莫送来千匹良马,请求迎娶汉朝公主,汉武帝答应,把江都王刘建女儿刘细君(汉武帝侄孙女)嫁到乌孙。昆莫是个六十多岁老头子,后来刘细君又改嫁给他孙子。
这件事《汉书•西域传》记叙比司马迁详细得多。班固称,公主嫁到乌孙后,和衰老丈夫言语不通,感到悲愁,创作著名《黄鹄歌》:
吾家嫁兮天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
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汉武帝听说后非常同情,隔几年就派使者给公主送去很多财物,但这又有什用呢?等到细君公主要嫁给昆莫孙子时候,公主想拒绝,皇帝就立刻表现出严厉面:“按照乌孙国风俗去做,要与它共灭匈奴。”小女子感受,当然不能坏国家大事。
不论这支歌真是公主所作传回中原,还是同情她文人创作,总之,这样歌词反映着汉地社会种情绪:公主远嫁,极容易激起汉家男儿怒火,文人伤情更会泛滥得不可收拾。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