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旧日同学,多已崇贵,而为流人,音问久绝,殊不欲因此溷诸公之意耳。”表明自己不愿凑那些在学术界俨然方诸侯同门热闹,这背后也显示出他对于南京国民z.府文化与教育政策批判态度。在几年以前,鲁迅和钱玄同关系就已经很僵。在他看来,以钱玄同为代表旧日同门其实是南京国民z.府文化与教育政策共谋者,通过官与学互动,起扼杀青年学生追求进步、追求光明理想。
因此,目睹各种纪念章太炎文章与活动,当时已经身染重病鲁迅决定要撰文评价自己老师,这便是著名《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在文章开头,鲁迅写道:“前些时,上海官绅为太炎先生开追悼会,赴会者不满百人,遂在寂寞中闭幕,于是有人慨叹,以为青年们对于本国学者,竟不如对于外国高尔基热诚。”他认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章太炎“先前也以g,m家现身,后来却退居于宁静学者”,日渐与追求进步青年代隔绝开来,以至于身后颇显落寞。其实,章太炎去世后,不但国民z.府给予国葬待遇,在北平弟子也举行悼念活动,各大报刊更是连篇累牍登载追忆文章,这场面并不“寂寞”。而鲁迅之所以要这样写,主要是想表明,虽然政学精英纷纷下场纪念章太炎,但相比于这些既得利益者,能否受到大众纪念,特别是受到追求进步青年纪念,才是验证位历史人物是否有时代贡献真正标准。
在这个意义上,鲁迅这篇文章主旨就是想描绘出个不同于当时政学精英所鼓吹章太炎形象,即作为g,m斗士章太炎。他说:“以为先生业绩,留在g,m史上,实在比在学术史上还要大。”他回忆起自己青年时代初读章太炎为《g,m军》所作序,回忆起自己在日本留学期间关注章太炎发表于《民报》上政论文章:“爱看这《民报》,但并非为先生文笔古奥,索解为难,或说佛法,谈‘俱分进化’,是为他和主张保皇梁启超斗争,和‘××’×××斗争,和‘以《红楼梦》为成佛之要道’×××斗争,真是所向披靡,令人神往。”
但是,在鲁迅看来,辛亥g,m之后,章太炎却再周旋于军阀政客之间,“既离民众,渐入颓唐,后来参与投壶,接收馈赠,遂每为论者所不满”。不过即便如此,“这也不过白圭之玷,并非晚节不终”。因为章太炎毕竟是位g,m者,在g,m生涯里“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g,m之志,终不屈挠者,并世亦无第二人:这才是先哲精神,后生楷范”。鲁迅强调,章太炎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