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有新组织与动员形式,新政治与文化主张,它极不同于清末以来士绅、军阀与买办群体。青年学生是新政治力量重要组成部分,章太炎希望他们不要因求轻便而去利用已成势力,可以说与新文化运动主旨颇为契合。
新文化运动刚兴起时,最引人瞩目焦点问题其实是文言文与白话文之争。其中,胡适作用固然很重要,但胡适能在北京大学立足,离不开北大文科中章门弟子支持。北京大学前身京师大学堂创办之初,桐城派文人度占据文科主导位置,姚永概、马其昶、林纾等桐城派名士先后任教于此。1913年何燏时出任北大校长,开始整顿校内派系,林纾与姚永概二位桐城派大将因人事纠纷而离开北大。与此同时,北大预科学长胡仁源(后任校长)开始将章太炎门生引进北大,替代桐城派。朱希祖、黄侃、马裕藻、沈兼士、钱玄同等人陆续进入北大任教。当时在北京大学预科念书陶希圣就回忆:“民国初年北京文史学界泰斗都出于太炎先生之门。”1916年蔡元培担任校长后,聘请刘师培、周作人进入北大,让与章太炎在清末颇有往来陈独秀担任文科学长,使北大章门力量越发壮大。胡适初来北大,不但得到陈独秀赏识,并且很快与钱玄同建立联系。
胡适虽然长期自诩深得带有极强美国特色实用主义哲学之神髓,但在撰写其博士论文《先秦名学史》时,他却经常参考章太炎著作。在给友人许怡荪信里,他自言今世研究先秦诸子者,“其真能得诸子学精华者,惟章太炎先生”。并说虽然自己不完全照搬章太炎结论,但“适治诸子得太炎先生所著书之助力不少”。不久之后,胡适给许怡荪写信,让后者帮他在国内搜集章太炎著作供自己参考。收到许怡荪寄来书后,胡适又对他说,自己把章太炎论诸子学著作“细细圈读之”,虽然“颇费功夫,而所得不少”。回国之后,胡适将《先秦名学史》略作改动,更名为《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出版。从内容上看,这本书不少篇幅确实与章太炎在《国故论衡》里论诸子学部分颇为相似。无怪乎钱穆晚年直言胡适此书“称述先秦诸子,大体因承章氏《国故论衡》之意,惟文言、白话有所不同而已”。在此背景下,胡适到北大后,很自然地主动与章太炎门生打成片。
置诸当时背景,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里提倡白话文,批判文言文,虽然对章太炎表彰魏晋文章也有冲击,但更主要针对对象是北大文科里桐城派。加之章太炎自己在清末也于《教育今语杂志》上发表过不少白话文,因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