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孔思潮与民初政局联系起来,将人们思考政治问题视野扩大至文化层面,开始探讨中国之所以衰败混乱文化根源。也是在本年,北京大学任命老g,m党人、光复会首任会长蔡元培为校长。此后北大日渐成为新思潮中心,并促生新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接下来两年里,《新青年》杂志依托北京大学师资与人脉,刊登胡适、陈独秀、钱玄同等人讨论新文学与白话文文章,刊登鲁迅著名《狂人日记》,刊登李大钊介绍俄国十月g,m文章,使这份刊物影响越来越广,青年代越来越关注新思潮、新文学,各地出现大量效仿《新青年》风格、主要由年轻人创办地方性刊物。这便是著名新文化运动。在这过程中,章太炎等人日渐被新代知识分子视为落后于时代人物。伴随日益严重民族危机,新与旧、传统与西化、新文明与旧文明分野,在中国政学两界显得越来越明显。
作为位g,m者,章太炎其实也隐约意识到新巨变正在中国大地上发生。1918年,段祺瑞z.府与日本签订军事协定,使日军在东北地区能更为方便地活动。消息传出,留日学生群情激奋,纷纷组成救国团回国请愿,各地也爆发多起抗议示威活动,商界亦号召民众抵制日货。目睹斯景,章太炎认为:
近日因段氏卖国事件,日本学生全体回国,下江抵制日货之声,日益腾沸。卖国之罪,视解散国会为重,人心怨愤,亦较解散国会为深,此时若能顺用民心,较去岁必有进步。
可见,他确实在思考如何与这些新力量相结合。毕竟,当年在东京主编《民报》时,自己身边也聚集着群立志于救国救民青年留学生。在四川与西南军阀周旋之余,章太炎向当地青年做演讲,分享自己对于青年从事政治活动隐忧。他认为,青年第个弱点“就是把事情太看容易,其结果不是侥幸,便是退却”。他建议“现在青年若能将这个弱点痛改,遇事宜慎重,决机宜敏速,抱志既极坚确,观察又极明,则无所谓侥幸退却,只有百折不回,以达吾人最终之目而已”。此外,章太炎还提醒,青年另弱点“就是妄想凭借已成势力,就将自己原有之才能,皆并牺牲,不能发展”。他认为:“已成势力,无论大小,皆不宜利用,抱定宗旨,向前做去,自然志同道合青年,天多似天,那力量就不小。”对此,他特别提到刚成立不久少年中国学会:“他们少年中国学会,主张不利用已成势力,是很赞成。”从宏观层面来看,新文化运动意义之就是形成新政治力量,这政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