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愿们能以谦卑受教心聆听斯蒂芬在本书结尾时谆谆教导:
们伫立于大雪弥漫、浓雾障眼山口,们只能偶尔瞥见未必正确路径。们待在那儿不动,就会被冻死;若是误入歧途,就会摔得粉身碎骨。们无法确知是否有条正确道路。们该怎做呢?“你们当刚
道主义泥沼,它将变成食人草,而其可怕之处更甚,因为它依然顶着可爱绿植之名。[108]
斯蒂芬对人道教和博爱理论批评,也许可以让们走出狂热理想主义,意识到人道主义有可能导致人道灾难。
六、结语
《自由·平等·博爱》书告诉们,那些深入人心大词,含义往往非常模糊,它在鼓动人们情绪同时也很有可能走向倡导者始料未及反面。当然,“社会和政治术语必然是模糊。试图使政治词汇变得太精确便有可能使之变得无用。但是让词用法宽泛到超出必要程度,对真理也是无益”[109]。
们今天法学研究也有许多彼此对立超级词汇,们因着这些词汇,彼此攻击,营造出种人为理论繁荣。但是,们很少深究这些词汇缘起,也很少意识到这些彼此对立词汇本身模糊性使得它们之间具有种相容性。
以赛亚·伯林曾将思想家分为刺猬代表元论,与狐狸代表多元论。显然,元论以及对单标准信仰,无论对于理智还是对于情绪,常常被证明是个深刻满足之源。[110]但是,元论思维却在人类历史上带来无数浩劫。
相传,大哲学家奥古斯丁在地中海沿岸踱步沉思时,见到个小男孩不断地用他小手将海水掬起,捧到他在沙滩上挖好小坑。奥古斯丁深感困惑,问小男孩所做何为。小男孩说他要将整个大海装到小坑!奥古斯丁大笑。小男孩却对他说,听说有个叫做奥古斯丁哲学家,想要把人类切奥秘都用自己伟大头脑书写出来。奥古斯丁听后非常羞愧。
在法学中,们直试图建立种体系化理论,但是们必须认识到任何人造体系都是有缺陷,理论不完美是必然,总有些知识在体系之外。今天,刑法学界许多争论都令人忧虑。法益理论咄咄逼人,教义法学高歌猛进,这些超级词汇舍其谁让本能地退却。
有人曾经问持何种学术立场,很难回答,因为立场根本就是没有立场。
苏格拉底说:唯知道就是自己无所知。承认自己无知乃是开启智慧大门,自认为万事皆知人只是最大愚昧,知识分子傲慢不过是不学无术另种表达。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