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器最爱听这种攻灭它国故事,听得连连喝酒,兴奋脸色泛红。
苏大为继续道:“苏总管在泗沘城外,战灭百济都城主力,并及各地赶来援军,吓得百济王扶余义慈带着太子扶余隆逃走,这算不算
苏庆节还在旁摸着下巴揣摩,阿史那道真却叫起来:“像你这说,高句丽、百济这些地方不发生内乱们就很难攻下,但你看,苏总管当时灭百济只用二十多天,你攻占倭国,擒下倭王高市,好像也只用三个月。
这两国,可没听说有什内乱。”
苏大为将杯中酒喝口,失笑道:“道真,你这话说,问你,苏总管攻百济时是怎用兵?”
“怎用兵?”
阿史那道真愣,苏庆节在旁已经接话道:“当时阿耶从熊津港登陆,军十万,沿熊津江水陆并进,直取泗沘。”
们可以集中力量,攻击他们弱点。
敌分而专,可战而胜。”
想想,苏大为又道:“其实《孙子兵法》里也提到过,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如果能令敌人内乱,敌人将不战自溃。
有时甚至不需要真刀真枪打。”
稳定势力,遭受外力时,只会变得更加团结。
比如隋炀帝持续对高句丽用兵。
高句丽国力、兵力虽不如前隋,但心抵抗,最终反而是拖垮大隋。
太宗贞观十九年征辽东,虽然取得系列军事上胜利,但受限于辽东冬季酷寒。
最终也没能取下高句丽。
“对啊。”
苏大为转转酒杯:“泗沘是百济都城,相当于个人心脏,军直插百济心脏,他乱不乱?”
阿史那道真眨眨眼,没说话。
娄师德在旁道:“自古袭取敌国都城,都是招险棋,昔年春秋时,勾践趁夫差去中原征霸,率军攻克吴国都姑苏,战灭吴。
还有吴国孙武,用十几天功夫,攻入楚都郢,逼得楚人迁都。”
这番话意思其实就是,军事是政治延伸。
只要政治上能取得胜利,也未必要发动热战。
能用牌多去。
“风声鹤唳,前秦自溃。”娄师德是二十多岁就考上科举文人,他头脑没得说,苏大为提,他便懂。
“不对,阿弥,觉得你说得不对。”
但是太宗持续用兵,和用疲弱高句丽之策还是取得效果。
如今高句丽,比之太宗朝,还有前隋,已经虚弱太多。”
娄师德在旁忍不住道:“苏都督意思是,只有他们内部动荡,们才有取胜机会?”
“是这样。”
苏大为点头道:“敌人内部因矛盾而分裂,势必无法集中全力,这对们来说,是最大时机窗口。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