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思索,苏大为用这时代大家能听懂话道:“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
内部局势
管中窥豹,多学点用兵名家思路,现场亲口教学,这种机会,哪找去。
这下,连坐在座中没怎开口娄师德、崔器都来兴趣,停下手里酒杯,脸探询看向苏大为。
“咳咳,那就随便说几句,酒座上话,权当戏言。”
开口说是戏言,但是举起酒杯,心里则是认真思考起来。
许多东西,有着后世见识,可能比较容易理解。
如确定泉男生投靠真假,确定高句丽泉盖苏文是否真死,还有现今高句丽内情势,这需要大量情报和刺探工作。
必须把前期这些情报收集做完,才能正式动兵。
唐军也需要时间集结到位。
所以眼下算是,bao风雨来临前最后平静。
“阿弥,们这里,你兵法最好,你来说说,为何泉盖苏文活着,以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却不能打下高句丽?难道泉盖苏文真这厉害?”
法战略,很多时候也会引用三国经典战例,以为理论支撑。
苏庆节心里有些委屈。
他阿耶苏定方被称为大唐名将是没错,可他也没得到苏定方兵法,反倒是阿弥这小子,捡到大便宜。
于是苏庆节拿双眼瞪向苏大为。
“都怪阿弥。”
但涉及诸如民族意识形态,国家意识这些,则很难和大唐兄弟们讲清楚。
自从有国家民族意识这玩意觉醒,个国家,想征服另个国家,十分困难。
所谓兼并,所谓融合,时间跨度往往需要以百年计。
这是个漫长博弈过程。
像中国收服吐蕃、云南等地,都要到后世近代后,才真正有效控制。
边喝着酒,阿史那道真随手把他那本《三国》放在案头上,转向苏大为,提出个心中疑问。
“你这话问,灭国战争,这种级别,早就超出般兵法范畴吧,要涉及到军事、政治、国力,内外环境,民心向被,牵扯东西可就多,三言两语怎说得清楚。”
苏庆节在旁看向苏大为。
想起阿耶兵法,传给阿弥却没传给自己,微酸情绪时难解。
忍不住也出言道:“别矫情,你连灭倭国之战都打,不信你没想过,说说,都是自家兄弟,别藏私。”
“你们都看做甚?”
苏大为脸莫名其妙状,举杯邀道:“来,喝酒。”
这次是属于熊津都督府次酒宴,是苏大为招集自己帮兄弟,互述别后之情。
至于李勣和刘仁轨,这两老小子屁颠屁颠不知去哪喝酒去。
攻取高句丽大方向是定,但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