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奋勇杀敌,不能换回田产,那当兵是为什?
既然朝廷不赏田,那便只能在作战时,多伸手搜刮财货。
这便是是人心。
前期大量杀戳,让此次征东唐军们个个捞得盆满钵满,却也将百济百姓,推到最尖锐对立面上。
许多事,表面上还看不出来。
只是,这样情况,就算是苏定方,也无法完全禁绝。
军法只能治军,无法彻底管控人心。
这些随苏定方而来大唐第二代府兵们,或许在战力上,不输给父辈多少。
但是军纪则远远不如。
最简单直接点,劳师远征,到百济,干是提脑袋事。
沿路上偶然还看到狐狸和锈狍子,不过众人已经没再射猎兴趣,只顾聊着天,聊起半岛局势。
“阿弥,苏总管回去太快,百济虽攻下来,但是各郡颇不太平,四处暗流涌动,咱们算是坐在个火药桶上。”
苏庆节路上都沉默寡言,直到此时才开口:“最近几日各方骚动却突然消失,总觉得不对。”
“事出反常必有妖。”
苏大为牵着缰绳,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笑意:“你放心,暗中与大唐做对那些人,都甄别,他们跳不多久。”
冲突。
相反,在征西突厥路上,王文度还曾主动向苏大为示好。
“对那个姓王总不太放心,觉得这小子太阴……”
阿史那道真砸砸舌头:“希望只是胡思乱想。”
“你那叫杞人忧天。”
但正像是苏庆节所说,暗流汹涌。
随着苏定方带战俘回大唐献俘叙功,这种潜流,越发明显。
“碑铭到。”
阿史那道真喊声。
苏
总要捞点好处吧?
如今作为府兵参战,回国后,受到虚职褒奖,或者少量金银绸缎是有,但是能赏赐良田越来越少。
府兵制原来就是建立在赏田产上。
如今随着开国日久,大量土地都是有主之物,赏田之事,越来越不可行。
这令府兵制出现个巨大漏洞。
“但愿如此。”
苏庆节点点头。
怪只怪大唐征服太过迅速,大量百济原来生态并未打散。
许多心怀百济故国之人,频频在暗中联络,暗谋大事。
而唐军在征伐之出,颇有些过度杀戳之举,也确实不得人心。
行人说说笑笑,向熊津城行去。
现在已是十月深秋,半岛这边早早下雪。
从城外回城路上,看到都是片莹白,树木枯朽,枝头挂着冰棱儿。
辽东之地苦寒,若是此时能来杯苏大为家产烈酒烧刀子,倒是头等美事。
只不过,最近军中下禁酒令,便是苏大为也不能饮酒。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