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大为愣下,脑中记起王文度样貌。
此人是典型贵族,待人温文尔雅。
当然,也可以理解为笑里藏刀。
城府甚深。
不过之前苏大为与他,并没有什
……
“对,阿弥,你听说那个消息吗?”
“什?”
阿史那道真骑在马上,侧脸向苏大为道:“九月三日,大总管令左骁卫郎将刘仁愿率领万军,并联合新罗王子金仁泰所率七千新罗军,共同守卫熊津都督府城,自己则率百济国王、贵族九十三人和百姓万两千多人等俘虏渡海回奏凯旋。”
“是献俘吧?”南九郎在旁兴致勃勃道:“去年听说大总管也曾在东都洛阳向陛下献上叛乱都曼等人。”
都城被灭,其余各郡各城,也皆传檄而定。
困守北境扶余义慈、扶余隆及诸城主迫不得已,也都降。
自此,百济宣告灭亡,5部37郡共76万人户完全纳入唐朝直接统治之下。
这切,都是短短半个月时间内发生。
捷报传回长安,高宗大喜过望。
过大唐这般充沛武德。
相较而言,与新罗人交战,简直就是过家家样。
眼见大势已去,百济义慈王及太子扶余隆逃入北境。
被苏定方围困泗沘城中,百济义慈王次子扶余泰自立为王,坚持固守。
结果扶余隆留在泗沘儿子扶余文思对手下说:“王与太子皆在,而叔遽拥兵自王,借使能却唐兵,父子必不全矣。”
“这是扬们国威好事。”
阿史那道真撇撇嘴:“阿弥,你怎就没明白。”
“明白什?”
“大总管离开,这熊津城现在全由那王文度手遮天,看他对当年事还念念不忘,只怕……”
“应该不会吧。”
系列封赏不提,更重要是,赶紧建立套制度,将这百济国土,牢牢握在手上。
随着封赏传回百济,是李治诏书,代表大唐对新征服之地思路。
在百济故地设置“熊津、马韩、东明、金涟、德安五都督府”,将其纳入唐羁縻府州体系,五都督府下辖37州250县。
大唐委任右卫郎将王文度为熊津都督,统兵镇抚全境,又命左骁卫郎将刘仁愿率兵万镇守百济城,委派当地酋长分任都督、刺史。
匆匆数月,百济在迅速脆败初识混乱之后,终于开始建立新秩序。
意思是王和太子都还在,王叔却自立为王。
如果能退唐兵,王叔必定第个砍脑袋。
这扶余文思倒不笨,当夜便率领左右翻墙降唐。
城中时大乱,不少人随之出城投降。
苏定方命军士登城立唐军旗帜,扶余泰终于心态崩,开门降唐。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