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走进Z画室。只知道,她走进那间画室沉静,走进油彩包围,从此走进她终生不得平静爱情。从她走进那儿直到她死去,她都说,她是爱着画家。
有时设想,倘有机会用电影来展现这幕情景,应当怎样拍摄。
应当从Z开始,俯拍:他跪坐在屋子当中地上,面对画架上空白画布。他身影显得小,因为屋子很大。光线虽暗,但地上隐约可见他影子。影子很长,不动。很静。街上叫卖声和讨价声嗡嗡嘤嘤不清晰,因为老庙堂墙很厚。
其实屋子并不大,事实与印象恰恰相反。但要根据抑或O印象来拍。因此要选间非常大而且又相当高屋子。不妨夸张。
随后镜头贴近五彩斑斓地面推拍:空阔,空空荡荡,没有块干净地方,都被颜料渍染,几乎看不出地面原本颜色。某处有块耀眼明亮,是窗外漏进来线斜阳,只早到苍蝇在那儿暖和着身子。
摇拍:床下摞摞都是书,有只旧皮箱。床上又脏又乱,有几本画册和速写本,有几盒磁带和几只袜子,根筷子。另根筷子在桌上。桌上有个饭盒、两只碗、只杯子,有台录音机。桌下有个暖水瓶和两个干蔫萝卜。窗台上摆着架老式留声机(父亲留下),其余地方被个自制书架占据,排满书,中间有几本精装画册。书架把玻璃窗遮去大半。
那几本精装画册很可能是《世界美术全集》中几本,记不清,但记得都是式装祯,很漂亮;从中曾第次见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列宾、凡高、毕加索等大师名字。记得曾问过Z:“毕加索画到底要说明什?”显得不耐烦,说:“你不懂。告诉你你也不会懂。因为你这样问,所以你不可能懂。”
摇拍或仰拍:墙上和屋顶上都是Z画作,幅挨幅,大有两平米,小只有本书大。
这时应该有音乐,古典,比如巴尔托克或舒曼作品,最好是舒曼《童年情景》。希望这样,是因为有段时期常常到Z画室去,那时他总放这两个人作品,以致这旋律已同那间画室气氛、气味、光线融为体,在印象里互不可分。而且那样节奏,与目光在幅幅画作上移动速度非常合拍。尤其是《童年情景》。总感到,Z无论画什和怎画,画中都藏着他“童年情景”。
音乐由弱渐强,淹灭街上嘈杂。继续摇拍和仰拍:这屋子未挂灰顶,直接可见黑黢黢梁、柱、和条条木椽,但上面几乎被画作盖满,缝隙间垂吊着些木雕或泥塑。慢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