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张夏准.资本主义真相.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
题,他们可以发展相关生产能力,比如更好可再生能源技术、更有效率
环境友好型农业和更实惠
海水淡化技术,然后以合理
价格将技术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结论:为什要重视生产
生产受到新古典学派主导主流经济学
严重忽略。对大多数经济学家来说,经济学到工厂(或办公楼)
门口就停下脚步
。他们认为生产过程是可预测
,由
个“生产函数”决定。这个函数明确指出,
们用多少资本和劳动力,就能生产多少产品。
那些对生产有兴趣经济学家,顶多也只是在总体水平上而已,也就是对整个经济体
增长。这条路线中最出名
老调,始于20世纪80年代对美国竞争力
讨论,它说
是:“
国是生产薯片还是芯片,这个并不重要。”几乎没人意识到经济活动不同,结果可能不同——不只是产值不同,更重要
是生产能力
不同。而在提高生产能力上,制造业
重要性怎
强调都不为过,因为在过去两个世纪,它
直是新技术和新组织能力
主要源头。
很不幸,随着后工业社会论调兴起,加上金融部门在真实世界中越来越占主导,经济学界本来对制造业只是无视,现在已经转变为轻视。经常有人主张,制造业在新
“知识经济”中属于低端产业,只有劳动力成本低
发展中国家才会做。
然而,工厂不只塑造现代世界,未来还会继续重塑世界。即使在所谓
后工业世界,服务业,这个据说是经济新引擎
产业,如果没有
个充满活力
制造业,也不可能欣欣向荣。许多人都以瑞士和新加坡作为服务业带动繁荣
最佳例子,但实际上这两国跟日本,是世界上工业化程度最高
三个国家。
跟传统观点相反,认为,要应对当今时代最大
挑战——气候变化,就必须提高生产能力,尤其是制造部门
生产能力。发达国家除
要改变消费模式,还要进
步开发绿色技术方面
生产能力。至于发展中国家,光为
应对气候变化
不良后果,就应该努力提升技术与组织能力
。而这两种能力,很大
部分只能靠工业化。
延伸阅读
M.Abramovitz.ThinkingaboutGrowth.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9.
F.Ackerman.CanWeAffordtheFuture?:TheEconomicsofaWarmingWorld.London:ZedBooks,2009.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