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州是隋炀帝开凿大运河连接长江之地,江南赋税、钱粮、贡品、商贸货物运往北方
中转站,那里
但如今各州慌乱,淮南道无法整军合力,正缺志士登高呼,可乘机收聚附近各州兵马,大丈夫建功立业正在此时。”
樱宁才不在乎世间谁跟谁打仗呢,只是为梅应行考虑,指着地图又说道:“芜州梅家精壮两千人在军中,你带着他们渡过长江,旦失利将无退路,这是要效仿楚霸王背水
战吗?”
梅效摇头道:“突厥大部早已不成气候,依附叛军作乱凶残成性,此番南来首先是劫掠财物、人口、军需,带不走也会烧杀不留于敌。他们若败自有退路,无非再回草原,而江淮民勇为身后家园本就无路可退,你还不清楚这种狼兵过境之后是怎样副凄凉场景。”
直没说话
梅应行突然拍案道:“过江!战力本就不如,再不聚众激扬斗志,仗还怎
打?”
事情果如梅效所料,以过江迎敌之举为号召,短时间内集结支大军,起码可以
战
。听涛山庄接到
芜州刺史于文摩
信,也派
位修士宇文登带着两个侄子于文龙、于文虎赶到军中。个别修士在千军万马阵前起到作用并不大,但适合传信、侦察、护卫大将、刺探军情。
梅应行没有上过战场但也读过兵书,过江之后曾对梅效说道:“兵书有云,敌半渡之时前锋立足未稳,首尾不能呼应,袭之最佳。们是否应该派轻骑兼程赶到淮河岸边,趁对方渡河时攻击?”
梅效摇头道:“阿史那承庆在安禄山麾下久经战阵,岂能不知兵法?所谓半渡夹击须拥有地利,常在敌方不备或不得不渡之时,于敌军冒险强攻或撤退时最佳。们
轻骑战力不足,后面大部军马无法同时跟上,又不能左右对方在何时、何地渡河,疲劳袭远恐前锋先溃。只能合军推进,择地利迎敌。”
过两天,侦骑回报,阿史那承庆大军已在濠州渡过淮河。当时选择
地方两岸视野开阔,不适合发动伏击,夜间派人泅渡过河探查周围地形与敌情,在高处建立烽火寮望暗哨,天明集结附近所有渡船,架上箭楼急渡,在南岸护住滩头阵地,火速搭起浮桥,骑兵并不下马快速冲过
河。
而这时梅效大军刚刚进入濠州境,离淮河还有三百多里,确实来不及夹渡迎击,若只派轻骑冒进,恐怕很难取胜。如果前方士气失,后面
仗就难打
,因为手下这些兵根本就没打过仗。
敌兵过淮之后,沿运河南下,却没走水路,而是沿运河边官道在陆上行军。可能是因为骑兵上船比较麻烦,而突厥士兵大多不熟水性不习惯坐船。推测他们
行军方向,应该是攻占润州。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