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后是个聪明人,也是位很出色政治家,立刻就听懂梅孝朗意思。她原本打算让武家子弟领兵出征立这场军功,现在看来并不是最好计策,梅孝朗建议更佳。梅孝朗敢在这个时候提这种建议,也是需要胆量,说完之后就见武后笑:“此时敢进此言,可见南鲁公忠心为国,并无私虑。那你看,皇室宗亲中何人可领兵?”
梅孝朗:“左卫将军李孝逸。”
武后又问:“孝逸并非宿将,若作战不利,又当如何?”
这话问又有玄机,背后意思可不是指李孝逸作战不利,而是说假如李孝逸怀有观望之心,不尽力平叛贻误战机怎办?梅孝朗后背有点出汗,但面不改色答道:“大军可以分为两路,前后而发,李孝逸率前路军先行,后路军为声援。”
梅孝朗建议是发两路兵马,前后,后面这路大军说是声援,可暗中意思也是监督挟制。武后听到这里终于满意,
派兵征讨,你有何谋划呀?”
听武后语气,是希望自己侄子主动请缨领兵出征,也好让武家子弟谋场军功。武承嗣刚才话说轻松,但想到领兵打仗就心中害怕,赶忙道:“南鲁公梅孝朗能征善战,天后何不问问他?”
武后微微皱眉:“梅孝朗是裴炎女婿,你不知道吗?”
武承嗣只想把这差事往外推,也替梅孝朗辩解:“梅家和裴家可不是条心,他们翁婿不和,洛阳人尽皆知。最近裴炎与私党饮酒,常酒后大骂梅孝朗是白眼狼。”
武后微微叹口气:“那好,你去吧,本宫自有计较。”
武承嗣领命而退,宫中传旨急召梅孝朗。见面,行礼刚毕,武后就把那份檄文扔到梅孝朗怀中沉声问道:“南鲁公,骆宾王这篇文章,写好吗?”
这话不好回答呀,若说好,那就是拥护叛军,若说不好,这篇文章确实精彩连武后自己都夸。梅孝朗沉吟着答道:“骆宾王,书生而已。有文修还需有武备,宾王能文,敬业未必能武。”
武后点头:“南鲁公见识不错,请坐下说话。今天召你来,只问件事,何人可为征讨主帅?”
这话更不好答,假如梅孝朗不挺身而出,可能会有怯战或同情叛党之嫌。但是武后若没有猜忌之心,直接下旨让梅孝朗挂帅出征就行,何必有此问?
梅孝朗思前想后,很谨慎答道:“敬业以匡复之名反叛,实为诓言托辞。朝廷大军为正军心,斥敌之伪辞,应以皇家宗室子弟为帅。如此来,大军到处,自无人再依附叛党。”他这个建议很有讲究,李敬业自称讨伐太后匡复李家,那朝廷就派名李家皇室宗亲去领兵平叛,名正而言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