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愿意谈谈您生活中最思念人吗?”陶又佳把谈话主题拉回来,并打开录音机。
“最思念人是姑姑。”普运哲说,“你知道不是长邺市人。”接着他说出胶东半岛个美丽城市名字——琴岛。陶又佳禁不住插嘴说:“原来咱们还是同乡呢!在那儿直住到十二岁。”
曾经同居座美丽海滨城市经历骤然间拉近普运哲和陶又佳距离,他们暂时撇开那位被思念姑母,很自然地询问起彼此当时住址。原来他们住得不远,当念中学普运哲背着书包在清晨,在薄雾中静谧地起伏着林荫道上匆匆疾走时,很可能迎面遇见过坐在童车里被保姆推着出来散步陶又佳。他们还提到许多好玩地方,以及那里涛声、四季雾,还有牡蛎、鱿鱼和他们共同爱吃花生酱……
最终他们话题还是回到普运哲姑姑身上。陶又佳得知普运哲很小就失去父母,他父亲解放前曾有家轮船公司和家针织厂,但解放初期普运哲便同时失去父母和富裕经济基础,是姑姑手把普运哲养大。姑姑是名基督徒,她为普运哲成长献出自己切甚至终生未嫁。姑姑直没有正式工作,她信仰以及普家复杂海外关系背景,使他们姑侄俩人在那个年代生活得很狼狈。为普运哲学业姑姑什临时杂活儿都干过,她舍弃自己面子和容貌,曾经和些半大男孩子坐在起为火车餐车或者轮船剥葱头。他们不停地把葱头剥净洗净,姑姑劳动所得才只够他们两人吃大锅饼。普运哲说他记得在那些年月里,姑姑眼睛总是被葱头味道辣得红肿,流着热泪。但是念大学以后他却抛弃姑姑这个惟抚养他人,因为姑姑抚养他,也影响他政治前途,在大学里他迟迟不能加入共青团。结果他终归和她断绝切关系,他退回她切来信,连姑姑用拆掉自己毛衣线给他织毛衣他都拒绝接受。而且大学毕业时他主动提出分配到外省外地,离琴岛越远越好。
“后来呢?”陶又佳问,“您直没有和她来往过?”
“自然不是。”普运哲说,“那已是八十年代中期,她突然从国外给来信,因为她早已和国外祖父取得联系去国外。她在信中说很希望回来看。”
“您是不是马上给她回信?”
“没有,没有勇气。后来她接连来信仍然没有回信。直到有次接到她要回国电报。”
“猜您接她去。”
“去,终于下决心去机场接她。当位满头银发、身大红风衣老人张开双臂向走来时,点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