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保持冷静态度,方面抓足证据,把情况调查清楚;另方面,据理驳斥,按照有关条例,请上司照会有关国家领事、公使,并转照总理衙门进行外交配合。如果各州县能做到办案公正、不偏不倚,人心就会得到安抚。二是讲求约章。袁世凯认为内地官吏,多半不熟悉各种条约,遇事无所依据,给办事和外交带来诸多不便。袁世凯请求总理衙门选派明晰练达*员,将各国条约公法及有关文件,多加刊印,分发给各州县地方*员及候补人员,加强对他们培养,让他们尽快熟悉业务法规。三是分驻巡兵。袁世凯认为,德兵由海上登陆时,遇到中国方面拦阻,即起纠纷。应选择些素质较高士兵,分驻在胶州各县及胶济铁路经过处,往来巡查,并在些关键地点,驻扎精兵以应援,这样,德国人见军巡兵周密,重兵扼扎,既不能借口遣兵,也不好任意寻衅。四是派员驻胶州。袁世凯认为,应与德方交涉,派兵驻扎在胶州地区,遇事既可以会商,又能随时刺探德兵意向动静。
袁世凯这四点看法,对山东当时面临外交难题,可以说既有针对性也有可操作性。到年底,慈禧干脆将山东巡抚毓贤调往京城,让袁世凯代理山东巡抚职。
袁世凯毕竟见多识广,他既有在朝鲜跟西方人打交道经验,对于西方解始终处于前沿状态;同时,也富有草根经验——自小耳濡目染,使袁世凯对那些“怪力乱神”把戏并不陌生。袁世凯当然知道这样群众运动旦兴起,结局将不可控制。1900年1月,袁世凯上个奏折,表达自己对于义和团看法,中心意思有两层,是认为义和团盲目排外,给社会造成极大破坏,也给国家带来重大损失。奏折列举山东各地发生教案情况以及相关损失数据。二是认为义和团系乌合之众,毫无战斗力,绝不可用来对付洋人,如果控制不好,反被洋人作为侵略借口,大局将不堪设想。在奏折中,袁世凯陈述已经采取或将采取措施,分为治本和治标两种:治本就是调和民教,颁示约章,整顿吏治,让人们清楚,教民虽入西教,但仍是中国百姓,要守中国之法;同时照会洋教士,谨守教规,不准违背约章,横生枝节……至于治标,就是以武力和劝导结合,取缔义和团,恢复地方秩序。
有个故事,似乎能说明袁世凯处理义和团事务不动声色——袁世凯署理山东巡抚后,些义和团首领尚不清楚袁世凯态度,他们相约去拜访袁世凯,希望袁世凯像前任巡抚毓贤样,对义和拳积极支持。坐定之后,义和团首领们照例吹嘘自己法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