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铮身为父母官,不落人后,这番辛劳下来,愣是把个白面书生晒成紫面汉子。工夫不负有心人,个月下来,产量居然有十万斤之多!
精盐由就近盐茶司派专人押送,而朝廷支付给盐工工钱口粮也颇为丰厚,比之从前,实有天渊之别,自此方可养妻活儿,解决家老小生计。
这般巨变,使得当地名声在外,邻县姑娘也纷纷嫁入此地,时间喜事频传,人丁更是旺盛。
方铮见这等改观,心中欣喜,上表户部,
物,赫然是熬煮而成盐晶!
红珊笑道:“都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里海岸辽阔,日照充沛,海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便是天然片上佳盐田。若是善加利用,纵然不比四川井盐、山西池盐名声赫赫,假以时日,也可为天下珍馐味。”其实当地乡民也曾用过小锅煮熬海盐用在日常饮食,但如此颇费柴火精力,需得多次熬煮,去除杂质,所得不多,也就没有人想过利用当地环境大量晒制海盐,而今听得红珊言语,方铮心头豁然开朗!
想这片海岸辽阔,若是在沙地设石槽滞留海水,即可坐等海水蒸发结晶,省去之前番劳碌,只需筛选过滤,最后熬煮所得便是上好精盐!有大量精盐出产,则可改善当地民生!
方铮拍手叹道:“好个靠海吃海,若是取得官盐置办,乡民不必饱受风浪之苦出海渔鱼,更不必畏惧寒冬缺衣少食!”言罢欣然握住红珊手掌,“红珊,若是没有你,也不知道还要多久才能解之惑……”红珊任他握住手掌,心头甜蜜,莞尔笑,“那们还等什呢?”方铮哈哈大笑,“不错不错,立刻回县衙写折子去!”
两人相视笑,心中俱是温馨片,路携手而行,周围乡民见到,都微笑目送,皆叹好对璧人。
方铮依红珊之法,亲手晒制海盐,精心筛选煎煮所得,约半斤之多,盐色雪白,颗粒细致均匀,成色上佳。将这半斤精盐置于锦囊之中,外面重重包裹油布防潮,交由专人,连带奏折起快马上京,直接交付盐铁司。
此番奏折未经层层上报,直接由盐铁司转陈徽宗皇帝。奏折中字肯意切,字字珠玑,徽宗本是爱才之人,大加赞赏,更见随折附上精盐品质上佳,岂有不准之理?
很快,批示文书就下达到方铮手上,对方铮而言这是天大惠赐,从此便可着手建设盐田。
有知县大人号召,当地乡民自然响应,奔走相告,出人出力。
人多好办事,不出个月,海滩盐田初具规模,上千个石凿盐槽,大宽如澡盆,小也有脸盆大小。当地乡民数百,除老弱病残,都致力其中,虽烈日曝晒,依旧兢兢业业。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