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人工智能时,必须注意到框架问题。举个例子来说吧,洞穴里有机器人用蓄电池,而蓄电池上又被安装定时炸弹。机器人号使命是‘将蓄电池从洞穴里搬运出来’,它利落地搬运出蓄电池,但并不理解搬运蓄电池时也会将炸弹带出来。结果,砰——炸弹爆炸把它变成铁屑。
“科学家经过改良制造出机器人二号,期待它能综合考虑遇到各种情况。但二号来到蓄电池面前时停住,最终砰声,跟号样被炸成铁屑。这是因为机器人二号不断地在‘搬动蓄电池话炸弹会不会炸’‘炸弹动天花板会塌下来吗’‘靠近炸弹话周围墙壁会变色吗(不用说这也是无意义假设)’等问题之间犹豫不决,最终死机。
“于是科学家又改良制造出机器人三号,让其不必考虑与目不相关事。结果三号甚至留在原地没有出发!你说这是为什?不必考虑与目不相关问题,也就是首先要区分哪些事是相关,哪些是不相关,但世上有无数事情要考虑,所以三号只能停在原地不停地思考。
“在拥有无限可能性现实世界中,如果不给人工智能限定个计算范围,即框架(frame),可能导致无休止计算。制造合适‘框架’,是人工智能难点问题。
“但在深度学习技术登场之后,框架问题或许可以得到解决。深度学习可以对大量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并将其共同特征抽取出来。承载着这种经验人工智能,是可以研判特定领域内大体上会发生
“啊,所谓隧道效应,是指面对本应绝对无法越过障碍,在定概率下以粒子形态混入其中现象。不断用身体撞击墙壁话,构成其身体粒子全部进入墙壁可能性也是有。”
“不,那个知道啊。”
阅读推理小说却不知道隧道效应人,都是伪推理迷。
“但那是天文学量级低概率事件!就算是撞辈子墙也不可能低概率!”
“不管概率有多低,只要存在可能性就有探讨必要。”
“呃……”
无视哑然,相以仍旧持续着她那滔滔不绝推理,但是在那之中靠得住推理个也没有。那种情形仿佛是怀旧风格游戏不受控制地冒出故障信息般,令人毛骨悚然。
什啊这是!这个人工智能根本就是破绽百出不是吗?父亲研究还没完成吧,这净是些现实里不可能发生细枝末节……
嗯?说起来,最近听过和父亲有关传言啊。是什来着?构架……是,就是框架问题!先前那对老夫妇想起来“frame”就是这个单词。
父亲曾这样说过: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