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隐隐自得态度,等等吧。什是们自己话语体系呢?作为个人,说人话,不就是们那个根本话语体系吗?可们有时候太把自己不当“人”,时间长,不知道别人什感觉,是会有点儿烦,有点儿讨厌那个不说人话自己。当然,有谁会喜欢打群架呢?四处吆喝,虚张声势,那是懦夫强项吧。
王苏辛:说到“端起来说话”,倒让想起之前看你小说,比如《等深》中茉莉和刘晓东对话,会觉得人物有些累,他们驮着巨大包袱在走,但是到《随园》,或者说整个《丙申故事集》中小说,发现你把人物身上那种比较显眼负累撤去,而是将其融于整个环境之中。于是环境改变也是人物改变部分,大环境因为这些看似芜杂情绪和负累反倒多些层次感和活力,人物本身显得整洁、明朗,小说前路因此更觉开阔。
弋舟:文学之事就是这微妙,当们反对什时候,马上又会觉得自己可能错杀什。仔细琢磨下话,你又会发觉,文学本来就是件需要“端起来”事,否则它几无意义。这还是要分具体语境和文本。老实说,这确有点儿累人,们都太过“知识化”,们“太文明”,“懂得太多”。你对小说阅读感受,如果将之视为个表扬话,只能将“进步”归功于时间,现在写得比以前“好”那点儿,这是时间之力,是生命本身朝向。将人放置在环境里,这事儿,也只有时间能教会们——原本们恐怕是没有学好如何恰当地在世界中摆放们。
王苏辛:其实“好”东西千姿百态,但和“自己”有关好才动人心魄。所以可能无法觉得这只是“时间之力”使然,而是拥有时间人自主选择,是他们心让他们走向自己“信”。再回到你刚才那段话前半截——文学是“端起来”事物,但这个“端”仍然是作者呈现出诚恳自己,或者说有良心自己,在这个基础上,“端”才有“端”价值,否则,或许就是伪饰。
弋舟:没错,这是大原则。但在这个大原则之下,们得始终警惕不要让自己被“大”绑架。你这些表述,相信是诚恳之语,但它略微“鸡汤化”点儿,“伟光正”,颠扑不破并且天然地拒绝被否定。有时候,觉得们要避免这样来表述,风险太大,听懂没问题,没听懂,可能会是个误导。而且,这样说话还是轻易些,就像是在说晚上要比白天黑。
王苏辛:你说“鸡汤化”,理解是那段话使用多是概括性语句,而这些东西,它们得遇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