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思温不动声色道:“大王(北院)若认为杨衮无罪,当然得看你情面。”
耶律斜轸皱眉道:“杨衮事不重要,他连官半职都没有,范忠义也不重要……这些人地位不够,恐怕是扛不起这个责任。”
“大王何意?”萧思温问道。
耶律斜轸沉声道:“若只怪罪两个小人,如此大败就这样不之,会让很多人不满。与其让太宗那边人趁机对咱们造成威胁,不如以退为进。萧公,这事儿您恐怕脱不干系。”
萧思温实在没法否认,所有人都知道,这次大事若非他力支持,仅凭范忠义等人肯定不成!萧思温言不发。
州,然后回上京。
河东聚集许军无数人马,而萧思温调集辽军大部已陷在雁门关内,折损殆尽;此时若与许军争夺云州,已无意思。于是这座城,萧思温收复没几天,便再次失去。
及至上京已是黄昏,萧思温马上得到大辽皇帝圣旨,在京重要大臣贵族次日早进宫议事。
萧思温连休息都来不及,马上连夜联络耶律斜轸和萧氏心腹到府上先行商量。
明天早上在皇宫里,肯定是说大辽军在河东损失惨重、败涂地大事!最关键是,谁责任?
耶律斜轸又叹口气,好言劝道:“向支持萧公,萧公必定清楚。但此事大辽损失惨重,死那多人,若朝廷中枢依旧是萧公主持,不服者肯定不少……意思是,萧公只要从北院枢密使椅子上退下来,大伙儿另外推举人主持国政,便能缓和局面。”
耶律斜轸顿顿,又意味深长地道,“就算北院枢密使不是萧公,至少还是咱们人。”
“大王言之有理……”萧思温轻轻回句,却不置可否。
他在房间里来回
萧思温见到耶律斜轸便道:“范忠义和杨衮误!此二人,乃雁门之围罪魁祸首!”
耶律斜轸显然早就知道河东败局,听到这里并不惊讶,他皱眉道:“范忠义当着大汗和百官面信誓旦旦,现在却坏如此大事,自是罪有应得……不过杨衮倒是有些冤枉。”
“哦?”萧思温随口发出个声音。心下寻思耶律斜轸为杨衮求情原因,则是当初杨衮听从耶律斜轸意思、前来劝过萧思温;二则恐怕是杨衮救耶律斜轸兄弟耶律虎儿关系。
耶律斜轸和耶律虎儿是同父异母兄弟,平素兄弟情谊看起来也不是真很好。不过耶律斜轸必须得因为兄弟事,还杨衮情……
耶律斜轸沉吟道:“杨衮开始就想劝阻此事,听说他和范忠义从河东回云州后,虽未发现许国人欺诈诱敌实据,却又劝过萧公,不建议辽军贸然进关。”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