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站着是萧咄里,驸马在萧思温跟前也只能站着,如今大辽必萧思温权位高就只有耶律贤。
萧咄里已过世结发妻是大辽先帝耶律璟姐姐,从皇室派系看,此人算是辽太宗系人;不过他本人毕竟也是萧氏族人,而且妻子已过世,上京政变时立刻投萧思温党,所以萧思温还是很信任他……曾与耶律璟家人,反而有利于拉拢安抚太宗脉。
大辽内斗很难扯清楚,其中原因之就像萧咄里这样处境,联姻十分复杂。
城外荒地上,阵马蹄声十分明显,便见股辽军骑兵正在奔走回城。萧思温饶有兴致地看着那群马兵,开口道:“云州这地方,丢得轻巧,拿得也轻巧。”
萧咄里道:“那时幽州大败,大辽皇帝被刺,人心惶惶,云州守将不战而逃。萧公仁厚,竟饶恕他。”
说来,杀不杀人都要露出破绽?”
“正是。”杨业道,“不杀必被杨衮认定是计,而照原来计谋杀那些死囚凑数也会被识破。”
杨崇勋不甘心地问:“万萧思温没看出信里那句话(人回,军队才入关)哩?”
“唉,咱们疏忽送信人,那厮恐怕带杨衮口信。”杨业仰头长叹声。
三人面面相觑,十分沉闷地坐在那里动也不动。
萧思温道:“无论哪国内乱时,丢城失地岂不寻常?”
他说话从容镇定,显得很安静,但心中早已是千头万绪。武州高彦俦动静,应该冲河东杨业去。细作报来许国平叛大军至潞州,之后定会经晋阳,图谋突破忻州,至少得十天以后;但时间也很急,杨衮和范忠义还没进步消息回来。
萧思温对杨业寄予极大期待,但他沙场官场那多风浪过来,又岂能不知凶险?至今他还没下定决心,只等杨衮回来……并且定要等他们二人都到云州才入雁门关!
……八月下旬,河东诸城全部戒严,人们未见敌军,但气氛已十分急迫,仿佛压得人
卢多逊总算开口道:“杨衮这厮,套路不作痕迹,不显山露水……”
杨崇勋骂道:“他娘!难道眼睁睁看着到嘴边肉飞?”
卢多逊道:“下官以为,趁事情还没走到最后步,立刻禀奏官家!先放信鸽,然后派人快马加急送信。”
杨业道:“为今之计,别无它法。”
……云州城头(大同市附近),萧思温坐在墙上椅子上,久久地看着南边望无际旷野,不说话也不动弹。成片收割过庄稼地、荒草,偶有村庄,南面地势十分开阔平坦。但视线看不到尽头,萧思温知道有道高大山脉屏障,便是雁门山;河东与北方最重要关隘就在此山之中。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