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绍反复看这本奏章几遍,看是热血澎湃,有种跃跃欲试冲动。连几天,他心情都无法平复下来。
有种直觉,他是这个时空很特殊人,仿佛冥冥中有天命般。问题是如何证明自己能运转乾坤?这本奏章,让郭绍似乎找到“理论依据”样欣喜。
不过郭绍还算冷静,复杂纷乱现实就摆在面前,要实施太难,至少不能急于求成。思前想后,坐稳皇位还是最重要,不然活命都不能。
他这些年来对禁军番折腾,兵制也改……目如同符彦卿孙子名字,绳武!武若不绳,五代十国江山流水席就是活生生例子。
现在这副模样军事制度,是否能用?
,却不缺粮。”
李处耘道:“山高路远。”
仲离道:“李公之意,欲劝陛下强兵开疆辟土,若嫌海阔路远,兵尚不强也。”
李处耘觉得仲离扯得太远,不过抚桑国有金银这事儿,着实可以拿出来说……那蛟龙军才几艘船,可海船建制竟与虎贲、控鹤等拥有几万精锐地位样!若皇帝想组建海上之师,无利可图养来作甚?
最要紧,那矿山挖出来就当钱使,利处很直接。
郭绍想再发动场战争,先验证番……但是国库积累财富在之前诸次大战中消耗很快,蛟龙军也没成型,不能出海去抢;为保持目前户部收支正常,战争规模不能太大,不然财政要崩溃,会面临燃眉之急。
李处耘笑话奏章,并未受皇帝驳斥。
大臣们似乎嗅到某种气息,王朴上奏,若欲兴兵,应先对付夏州,他认为夏州党项是辽国之外最大隐患。
六位国公无不附议,他们才不管朝廷打什地方,有仗打就行!
养德殿再次挂满地图,
李处耘打量仲离番,道:“先生若不弃,便到国公府时常走动,权作门客,咱们也好见面。”
……李处耘与仲离番商议斟酌,写本奏章,名曰“饥荒论”。把仲离些论述,地少人多、饥荒等事,拿出来细说番。又吹嘘,大许为帝国,要从草原上取马、交趾取粮、东海取金银,富有四海,江山万代……帝国这个词,是李处耘专门把郭绍以前在江宁府那番言论拿出来说,先替皇帝吹嘘番……彼时郭绍在江宁府忽悠江南士人,还种颗帝国之树!
当然,所有这些美梦,都要维持武夫们人数和势力,还得给他们大量钱粮!这才是李处耘等武夫心里话。
李处耘奏章立刻遭到朝中文官耻笑,奏章里那番“饥荒论”,被人笑话是“不读经书,异想天开”。
但人们没想到是,这种奇言怪谈,却是下子说到郭绍心坎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