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曾公遗录》卷九,214页。
[17]《曾公遗录》卷九,214—215页。
[18]《曾公遗录》卷九,221页。参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百二十,12371页。
[19]《曾公遗录》卷九,221页。
[20]《曾公遗录》卷九,215—216、247—248、260页。张邦炜在《宋代政治文化史论》第229页提出,宦官郝随可能支持徽宗。
12355页。
[7]最后句话意思有些含糊,也许太后想说是,端王对哲宗非常体贴和关心。
[8]《宋史》(卷十九,357—358页)也记录这段对话,细节几乎完全样,但在徽宗本纪最后段(《宋史》卷二二,417—418页)评论中说:“然哲宗之崩,徽宗未立,惇谓其轻佻不可以君天下。”历史学家在这里可能借鉴坊间流传段添油加醋故事。例如,还有几个故事说,些算命人和先知预测到徽宗继位,这些故事无疑是在徽宗登基后才得以流传。关于这些故事,参见张邦炜《宋代政治文化史论》,226—241页。
[9]《曾公遗录》卷九,212—213页。参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百二十,12356—12357页。
[10]《曾公遗录》卷九,213页。
[21]事实上,其中有几位非常有才学,通过科举考试。例如,赵子昼(1089—1142)、赵子崧(1106年进士)和赵子栎(1091年进士,1137年去世)。参见昌彼得等《宋人传记资料
[11]对照例子,见JackGoody,SuccessiontoHighOffice,Cambridge,U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66。关于宋朝例子,见PatriciaEbrey,“SuccecciontoHighOffice”,以及秦玲子《宋代の后と帝嗣決定權》,载《柳田節子先生古稀記念:中國の傳統社会と家族》,东京:汲古书院,1993年,51—70页。
[12]《曾公遗录》卷九,213—214页。参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百二十,12357页。根据《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引用(卷五百二十,12362页),向太后称哲宗曾对她说端王应当继位。
[13]《铁围山丛谈》卷,20页。
[14]《曾公遗录》卷九,214页。参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百二十,12357—12358页。
[15]《宋大诏令集》卷七,30—3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